「唸唸遷謝,新新不住。」你怎麼樣做到一心不亂?你認為把「阿彌陀佛」這一句永遠留在這裡——不可能!一心不亂究竟是什 麼一心不亂?需要在這裡搞清楚了。不但是念佛,作任何功夫也要知道,所以你打坐啊、修行啊、做什麼功夫,一下又不對了,盤腿就有,放腿就沒有,你是修腿, 不是修道啊!有腿就有道,沒有腿就沒有道啦?那還不如去買金華火腿買兩隻架在那裡,永遠打坐在那裡多好啊!那不是道啊,道在心念。
但是心念你知道,「唸唸遷謝,新新不住。」這是一個事實。而且每一個思想、心念感受,「如火成灰」,這個念頭一燒過了就沒有了,灰永遠不會再燒起來了。前念過了,譬如我們講過的話,再說一次是第二念,不是前面那個念了,「新新不住」的,「如火成灰。」
「漸漸銷殞。」他說我們身體也是這樣,生理思想也是這樣,慢慢慢慢消失了。「銷」是消失了;「殞」,殞亡了、沒有了。慢慢地消失了,慢慢地沒有了,也不是一下的。我們講一句話:「阿彌陀佛」,要經過四個念的階段,就沒有了,「漸漸銷殞。」
「殞 亡不息,決知此身當從滅盡。」他說我們觀察自己生命的現象,它一個一個過去了,流水一樣,一個一個過去了,昨天的日子今天決不回來;今天的日子過去了,明 天是明天,「新新不住」,決不回頭。他說因此觀察證明,現在我這個身體由生出來到現在衰老了,「當從滅盡」,最後是死亡,變成灰塵了,沒有了。這是波斯匿 王的答話。因為佛問他你怎麼知道?他說我現前看得到的。
那麼下面是佛說的話:【佛言:如是!大王。】他說對,就是這個樣子。古文叫「如是」,白話「就是這樣」。「對!就是這樣!大王。」
【汝今生齡已從衰老,顏貌何如童子之時?】佛 又提出第二個問題。他說你講的對,就是這樣,生命就是這個道理。但是我現在問你,你現在活到這個年齡,「已從衰老」,已經年紀很大了。尤其是古人,二、三 千年前的農業時代,不像現在的營養,不是現在醫學的進步,波斯匿王也不過六十多歲,很老,「已從衰老。」他說,你的「顏貌(顏色、臉貌)何如童子之時?」 比你十一二歲的時候怎麼樣?他說你現在也很老了,你自己想想,你的臉貌身體跟你當小孩子十一二歲的時候比一下,怎麼樣?這是佛問話。
下面又是波斯匿王答話,他說:【世尊!我昔孩孺,膚腠潤澤。年至長成,血氣充滿。而今頹齡,迫於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發白面皺,逮將不久,如何見比充盛之時。】
這個文學,所以《楞嚴經》的文學境界都是很好的。那麼這一段描寫人生的過程,在中國的古文講起來每一句都很美。而且方塊字一個一個把它組織起來形容一個生命的過程,這一段是很美麗的。
他 答覆話,他說:「世尊!」「我昔孩孺」,他說當年我小的時候,「孩」就是孩子,「孺」是孺子。孩子是孩子,是通稱。「孺子」在中文裡頭等於是特稱,十幾歲 才叫做孺子,不是十幾歲不能稱孺子。所以「孩子」是個通稱,「孺子」等於是個特稱,這兩個字連起來用。他說我當年小的時候、做孩子的時候到十幾歲,「膚腠 潤澤」,「膚」就是皮膚;「腠」是什麼呢?你們學中醫看中醫書就知道了,叫做「腠理」,皮膚的每一個毛孔叫腠理。所以一個人容易流汗,或者是夏天容易感冒 ——皮膚粗糙,腠理有毛病。拿西醫的道理——皮膚病、表層的毛病,所謂「腠理」。「膚腠潤澤」,他說皮膚同每一個毛細孔都是潤滑的、軟的、很滑,有光澤 的,很亮。
「年至長成」,後來慢慢長大了,十七、八歲了,成長了;那麼我們中國文化所謂叫「弱冠」,二十歲才算成人。所以「冠」,中國的古 禮,孩子到了二十歲宣佈成人了,頭髮梳起來了。因為我們幾千來到清朝才剃頭髮,明朝以前男孩子「身體髮膚」鬍子都不能剃的。那麼本來是披頭散髮,是那麼箍 起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