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語錄
  南懷瑾說:每個人立身於這個社會,都要給自己定位,也就是自己要確定這一生要幹什么。在做一件事的時候,要知道自己怎么做,“止”於這一理念上,才能處變而寵辱不驚,處事而無悔。如能做到這個樣子,在滾滾紅塵裏,也算得是一等一的人了。
  經典回放
  選自《大學》
  【原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譯文】大學之道,一是明了“明德”,二是親善百姓,三是止於至善。知道止於至善,心就能定下來;心定了,就能靜下來;心靜了,就能放松;心放松了,就能自由思考;自由思考,就能有所收獲。事物有本有末,事情有始有終,知道先後順序,就接近道了。
  大師釋疑
  明明德:南大師認為,是“自明‘內明’學問的准則,為‘大學之道’的綱要”。
  止於至善:“止”即停留,可引申為堅持或執著。“至善”即最好的。是指最高的境界、最高的目標或最好的方法。“止於至善”大意是追求最高的境界、執著最高的目標、尋求最好的方法。
  學儒一得:修行的六個步驟
  儒學可以說是“官學”、“領導學”、“幕僚學”,是為了培養官員和高參而設計的教程。但儒家的理想不在做官本身,而是借助官方權勢推行自己的“仁道”,造福天下百姓。這個目標,大致就是《大學》所謂“至善”,這是一個社會價值與個人修養高度結合的目標。
  如果沒有機會推行仁道而有機會當官,先儒的選擇是不當官。所以孔子一輩子沒當過幾年官,孟子則終身不曾為官,孔子的多位賢弟子也終生不仕。他們不是沒有機會當官,而是覺得為當官而當官,目標不能實現,反而把境界低下去了。漢以後的儒士沒有這么高的氣節,讀書就是為了當官,能不能實行仁道,先放到第二步再說。當然也有不少儒士確實利用權勢實行了仁道。
  如果你不想當官,對仁道也不感興趣,就不宜以儒家的目標為目標,還需“止”於自己的“至善”。當然,不管追求什么目標,修行的流程是一樣的,共分七個步驟:
  第一步是“止”,給自己量身定位,也就是確定理想的目標。這裏“理想”二字很重要。有的人渴望當政治家的人,看見社會上“一切向錢看”,覺得發財也許更好,便確定一個當商人的目標,因為這不是內心渴望的,追求的動力就比較弱。所以要,要根據內心的真實渴求而量身定位。
  第二步是“定”,即目標專一。做與目標有關的事,思考跟目標有關的問題。
  在現代社會,人們的機會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一位大企業家說:“面對多變的社會,過多的選擇機會反而會造成猶豫不決。”機會太多了,又想追求這個,又想追求那個,就會五心不定。所以必須忍痛舍棄其他目標,而“定”於其一。
  有一個禪宗故事:慧遠禪師年輕時喜歡四處雲遊。有一次,他遇到一位嗜煙的行人同路,兩人走了很長一段山路,然後坐在河邊休息,那位行人給了慧遠禪師一袋煙,慧遠禪師高興地接受了饋贈。他們坐在那裏談話,由於談得投機,那人便送給他一根煙管和一些煙草。
  慧遠禪師與那人分開後,心想:這個東西令人十分舒服,肯定會打擾我禪修,還是趁早戒掉吧!於是就把煙管和煙草都扔掉了。
  後來,他又迷上了《易經》。一年冬天,他寫信向老師索要一些寒衣,但是直到冬天已經過去,老師還沒有寄衣服來,也沒有任何回音。慧遠禪師用《易經》卜了一卦,結果算出那封信並沒有寄到。
  他心想: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