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做大人
  大師語錄
  南懷瑾說:我們上古傳統教育的主要宗旨,就是教導你做一個人,完成一個人道、人倫的本分。不是只教你知識和技能,而不管你做人做得好不好。因為做工、做衣、做小販、做官、做學者、做皇帝,那都是職業的不同。職位雖不同,但都須要做人,才是本分。你的職業職位果然榮耀值赫,而人都做不好,做人不成功,那就免談其他了。
  經典回放
  選自《周易》
  【原文】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
  【譯文】大凡傑出的人,品德跟天地之道相合,智慧跟日月之明相合,行為跟四季變化相合,成敗與鬼神喜惡相合。依從先天之道,天也不違背他;依從後天之道,四時也會為他服務。天尚且不違背他,何況是人呢?何況是鬼神呢?
  大師釋疑
  周易:俗稱《易經》是我國最古老的一部經典,《史記》載“文王拘而演周易”,故古人多依司馬遷之說而認同《易經》乃周文王所著。該經被儒家用於教材,也被其他學派所借鑒。
  大人:與小人、普通人相對,意為傑出人士。據南大師說:“凡有志於學,內養的功夫和外用的知識,皆能達到某一個水准,稱之做‘大人’。”
  先天:意為先天之道,即自然規律或客觀規律。
  後天:意為後天之道,即一般規律。
  學儒一得:聖人本來就是常人
  《易經》把所謂“大人”跟天地、日月、四時、鬼神這些詞彙聯系在一起,讓人覺得高不可攀。但南懷瑾大師另有解釋。他說:
  “當年我在成都時,曾經和一位宿儒老師,蓬溪梁子彥先生,暢論這個問題……我說,不然!宋儒們不是主張人人可以做堯舜嗎?那么,人人也即是‘大人’啊!
  “梁先生被我逼急了,便說,你已經是這樣的境界,達到這樣‘大人’的學養嗎?我說,豈止我而已,你梁先生也是如此。他說,請你詳說之。我便說‘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我從來沒有把天當作地,也沒有把地當成天。上面是天,足踏是地,誰說不合其德呢!‘與日月合其明’,我從來沒有晝夜顛倒,把夜裏當白天啊!  ‘與四時合其序’,我不會夏天穿皮袍,冬天穿單絲的衣服,春暖夏熱,秋涼冬寒,我清楚得很,誰又不合其時序!‘與鬼神合其吉凶’,誰也相信鬼神的渺茫難知,當然避之大吉,就如孔子也說‘敬鬼神而遠之’。趨吉避凶,即使是小孩子,也都自然知道……
  “我這樣一說,梁先生便離開他的座位,突然抓住我的肩膀說,我已年過六十,平生第一次聽到你這樣明白的人倫之道的高論,照你所說,正好說明聖人本來就是一個常人。我太高興了,要向你頂禮。這一下,慌得我趕快扶著他說,我是後生小子,出言狂放,不足為訓,望老先生見諒,勿怪!勿罪!這一故事,就到此為止,但梁先生從此便到處宣揚我,為我吹噓。現在回想當年前輩的風范,如今就不容易見到了!”
  南大師對“大人”二字的解釋,很有趣,也有一定道理。但他也承認這是很年輕的說法,比較新穎別致,但還不夠客觀。如果年紀到了就自然成了“大人”,何用《易經》來傳授心法?
  關於“大人”的定義,也不像某些人描述的那么玄乎。所謂“與天地合其德”,如《易經》雲:“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很好理解,厚德載物前一節已經講過了,不必再提。
  不過,天地之道還有一個“先天”、“後天”的差別。先天之道大致相當於我們現在所說的客觀規律,因為天地也是按客觀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