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山良价(西元八○七─八六九年)
  
  石頭希遷──藥山惟儼──雲巖曇成──洞山良价
  
  筠州洞山良价禪師,會稽人也,姓俞氏。幼歲從師,因念《般若心經》,以無根塵義問其師,其師駭異卅︰「吾非汝師。」即指往五洩山,禮默禪師披剃。年二十一,嵩山具戒。
  
  遊方首謁南泉(普願),值馬祖諱辰,修齋次,南泉垂問眾僧卅︰「來日設馬師齋,未審馬師還來否?」眾皆無對,師乃出對卅︰「待有是伴即來。」南泉聞已讚卅︰「此子雖後生,甚堪雕琢。」師卅︰「和尚莫壓良為賊。」
  
  次參溈山,問卅︰「頃聞忠國師有無情說法,良价未究其微。」溈山卅︰「我遮裏亦有,只是難得其人。」卅︰「便請師道。」溈山卅︰「父母所生口,終不敢道。」卅︰「還有與師同時慕道者否?」溈山卅︰「此去石室,有雲巖道人,若能撥草瞻風,必為子之所重。」
  
  既到雲巖,問︰「無情說法,什麼人得聞?」雲巖卅︰「無情說法,無情得聞。」師卅︰「和尚聞否?」雲巖卅︰「我若聞,汝即不得聞吾說法也。」卅︰「若恁麼即良价不聞和尚說法也。」雲巖卅︰「我說法,汝尚不聞,何況無情說法也。」(《洞山良价禪師語錄》云︰師云︰無情說法,該何教典?雲巖云︰豈不見《彌陀經》云︰水鳥樹林皆悉念佛念法。師於此有省。)師乃述偈,呈雲巖卅︰「也大奇,也大奇,無情說法不思議;若將耳聽聲不現,眼處聞聲方可知。」
  
  遂辭雲巖,雲巖卅︰「什麼處去?」師卅︰「雖離和尚,未卜所止。」卅︰「莫湖南去?」師卅︰「無。」卅︰「莫歸鄉去?」師卅︰「無。」卅︰「早晚却來?」師卅︰「待和尚有住處即來。」卅︰「自此一去難得相見。」師卅︰「難得不相見。」
  
  又問雲巖︰「和尚百年後,忽有人問︰『還貌得師真不?』如何祇對?」雲巖卅︰「但向伊道,即遮個是。」師良久,雲巖卅︰「承當遮個事,大須審細。」師猶涉疑,後因過水,覩影,大悟前旨,因有一偈卅︰
  
  「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疎;我今獨自在,處處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應須恁麼會,方得契如如。」
  
  他日,因供雲巖真,有僧問卅︰「先師道,只遮是,莫便是否?」師卅︰「是。」僧卅︰「意旨如何?」師卅︰「當時幾錯會先師語。」卅︰「未審先師還知有也無?」師卅︰「若不知有,爭解恁麼道?若知有,爭肯恁麼道?」(中略)
  
  師至唐大中(西元八四七─八五九年)末,於新豐山接誘學徒,厥後盛化豫章高安之洞山。
  
  因為雲巖諱日營齋,有僧問︰「和尚於先師處得何指示?」師卅︰「雖在彼中,不蒙他指示。」僧卅︰「即不蒙指示,又用設齋作什麼?」師卅︰「然雖如此,焉敢違背於他。」僧問︰「和尚初見南泉發跡,為什麼與雲巖設齋?」師卅︰「我不重先師道德,亦不為佛法,只重不為我說破,又因設忌齋。」僧問︰「和尚為先師設齋,還肯先師也無?」師卅︰「半肯半不肯。」卅︰「為什麼不全肯?」師卅︰「若全肯,即孤負先師也。」
  
  (以上錄自《景德傳燈錄》卷一五,《大正藏》五一.三二一頁中─三二二頁上)
  
  語錄摘要
  
  師行腳時,會一官人云︰「三祖信心銘,弟子擬註。」師云︰「纔有是非,紛然失心,作麼生註?」
  
  雪峯作飯頭,淘米次,師問︰「淘沙去米?淘米去沙?」雪峯云︰「沙米一時去。」師云︰「大眾喫箇什麼?」雪峯遂覆却米盆。師云︰「據子因緣,合在德山。」
  
  雲居結庵於三峯,經旬不赴堂,師問︰「子近日何不赴齋?」雲居云︰「每日自有天神送食。」師云︰「我將謂汝是箇人,猶作這箇見解在。汝晚間來。」雲居晚至,師召︰「膺庵主。」雲居應︰「諾。」師云︰「不思善不思惡,是甚麼?」雲居回庵,寂然宴坐,天神自此,竟尋不見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