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門下其餘選例十二則
  
  一、撫州石鞏慧藏禪師
  
  本以弋獵為務,惡見沙門,因逐羣鹿,從馬祖庵前過,祖乃逆之,藏問︰「和尚見鹿過否?」祖卅︰「汝是何人?」卅︰「獵者。」祖卅︰「汝解射否?」卅︰「解射。」祖卅︰「汝一箭射幾個?」卅︰「一箭射一個。」祖卅︰「汝不解射。」卅︰「和尚解射否?」祖卅︰「解射。」卅︰「和尚一箭射幾個?」祖卅︰「一箭射一羣。」卅︰「彼此是命,何用射他一羣?」祖卅︰「汝既知如是,何不自射?」卅︰「若教某甲自射,即無下手處。」祖卅︰「遮漢曠劫無明煩惱,今日頓息。」藏當時毀棄弓箭,自以刀截髮,投祖出家。
  
  一日,在廚中作務次,祖問卅︰「作什麼?」卅︰「牧牛。」祖卅︰「作麼生牧?」卅︰「一迴入草去,便把鼻孔拽來。」祖卅︰「子真牧牛。」師便休。
  
  師住後,常以弓箭接機。(以上錄自《景德傳燈錄》卷六,《大正藏》五一.二四八頁中)
  
  二、虔州西堂智藏禪師(西元七三五─八一四年)
  
  姓廖氏,八歲從師,二十五具戒,往佛跡巖參禮大寂(馬祖),與百丈懷海禪師同為入室。
  
  一日,大寂遣師詣長安,奉書于忠國師,國師問卅︰「汝師說什麼法?」師從東過西而立,國師卅︰「只這個,更別有?」師却過東邊立。國師卅︰「這個是馬師底,仁者作麼生?」師卅︰「早個呈似和尚了。」
  
  僧問馬祖︰「請和尚離四句絕百非,直指某甲西來意。」祖云︰「我今日無心情,汝去問取智藏。」其僧乃來問師,師云︰「汝何不問和尚?」僧云︰「和尚令某甲來問上坐。」師以手摩頭云︰「今日頭疼,汝去問海師兄。」其僧又去問海,海云︰「我到這裏却不會。」僧乃舉似馬祖,祖云︰「藏頭白,海頭黑。」(中略)
  
  師住西堂,後有一俗士問︰「有天堂地獄否?」師卅︰「有。」卅︰「有佛法僧寶否?」師卅︰「有。」更有多問,盡答言有。卅︰「和尚恁麼道,莫錯否?」師卅︰「汝曾見尊宿來耶?」卅︰「某甲曾參徑山和尚來。」師卅︰「徑山向汝作麼生道?」卅︰「他道一切總無。」師卅︰「汝有妻否?」卅︰「有。」
  
  師卅︰「徑山和尚有妻否?」卅︰「無。」師卅︰「徑山和尚道無即得。」(以上錄自《景德傳燈錄》卷七,《大正藏》五一.二五二頁上─中)
  
  三、蒲州麻谷山寶徹禪師
  
  一日,隨馬祖行次,問︰「如何是大涅槃?」祖云︰「急。」師云︰「急個什麼?」祖云︰「看水。」
  
  師與丹霞遊山次,見水中魚,以手指之。丹霞云︰「天然、天然(丹霞之名)。」師至來日,又問丹霞︰「昨日意作麼生?」丹霞乃放身作臥勢。師云︰「蒼天。」
  
  有僧問云︰「十二分教,某甲不疑。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乃起立,以杖繞身一轉,翹一足云︰「會麼?」僧無對,師打之。
  
  耽源問︰「十二面觀音,是凡是聖?」師云︰「是聖。」耽源乃打師一摑。師云︰「知汝不到這個境界。」(以上錄自《景德傳燈錄》卷七,《大正藏》五一.二五三頁下─二五四頁上)
  
  四、杭州鹽官鎮國海昌院齊安禪師
  
  海門郡人,姓李氏。後聞大寂行化於龔公山,乃振錫而造焉。師有奇相,大寂一見,深器異之,乃命入室,密示正法。
  
  僧問︰「如何是本身盧舍那佛?」師云︰「與我將那個銅缾來。」僧即取淨缾來。師云︰「却送本處安置。」其僧送缾本處了,却來再徵前語。「古佛也,過去久矣。」
  
  有講僧來參,師問云︰「坐主蘊何事業?」對云︰「講《華嚴經》。」師云︰「有幾種法界?」對云︰「廣說則重重無盡,略說有四種法界。」師豎起拂子云︰「這個是第幾種法界?」坐主沈吟,徐思其對。師云︰「思而知,慮而解,是鬼家活計,日下孤燈,果然失照。」
  
  僧問大梅︰「如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