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普門品〉談如何自助助人
  
  在《楞嚴經》中有提到,觀世音菩薩在無量劫以前,修行得到耳根圓通,從聞思修而入三摩地,然後進入無我、寂滅的境界;之後,體會到諸佛菩薩的慈悲願 力,體念到一切眾生還在受苦受難,於是觀世音菩薩發廣大願,尋聲救苦,無處不現身,無時不度人,如同《法華經.普門品》所述的,只要稱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 就能夠有苦的離苦、有難的離難、有災的消災,有求必應,這就是觀世音菩薩的普門示現。
  
  《心經》中則提到,觀世音菩薩以無上的智慧觀照到人的生命,是由五蘊和合而成,是暫時的、無常的,因為經常都在變化,所以是空的,不是真的有。
  
  然而一般人之所以會覺得受苦受難,是因為執著自我,如果又執著身體和心理受到煎熬的感受,就更加覺得苦難重重。
  
  其實,只要能夠瞭解到身心的反應和現象,都只是暫時的,不是實有的,不能恆常不變的,便不會覺得苦,便能從處處苦難的此岸,登上究竟解脫的彼岸。
  
  因此,觀世音菩薩的修行法門剛開始是自利、自度的,最後擴大到利益眾生、廣度眾生的大菩薩行、大慈悲行,這就是一種自助助人的修行法門。
  
  (一)以四感為實踐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具體實踐自助助人的修行呢?可從「四感」—感化、感、感謝、感恩來著手。
  
  1.感化-知慚愧、常懺悔
  
  很多人都認為要用道理、方法才能感化他人,所以有所謂「感化院」、「感化教育」等,希望感化那些頑劣不化的人。但如果從事感化教育的人,自己沒有智慧與慈悲,不能以身作則,想要感化他人談何容易!
  
  古人說:「人之患,好為人師。」大多數的人都喜歡做別人的老師,可是如果自己沒有足夠的智慧和充分的慈悲,又如何教導他人呢?因此我經常自我勉勵,不要急於想要感化他人,應該先用佛法的智慧和慈悲來感化自己、修正自己;之後,方能以身作則,為人表率。
  
  感化自己就是要知慚愧、常懺悔。慚愧是因為自己做得不夠好,希望能夠做得更好、更努力;懺悔是因為知道自己有做錯的地方,提醒以後不要再犯錯。以我個 人來說,便是以佛法的智慧與慈悲來感化自己、調柔自己、修正自己、勸勉自己;我經常因為自己所知不多、所學有限,不能為社會做更多的奉獻而慚愧、懺悔,常 常自我提醒當更加倍努力;同時,我也自覺無智無德,不足為他人的師範,而對我的弟子感到慚愧和懺悔。
  
  經典中告訴我們,修行大乘佛法的菩薩要到了八地以上才成為無學;而小乘的菩薩也要到證了阿羅漢果後,才是無學。無學,就是不再需要學習了,不再需要學 習懺悔、慚愧。或許會有人說:「菩薩怎麼還會有過失?菩薩還需要慚愧嗎?」事實上,菩薩要常慚愧、懺悔,才會愈來愈精進、愈來愈清淨、愈來愈能夠感人。
  
  可是偏偏有許多佛教徒都是拿經典來教化他人、感化他人,拿佛法的標準來要求別人。例如我在美國東初禪寺,有一位大陸來的居士,長久以來總是在一旁觀察 我。因為他在大陸時有一位師父,告訴他善知識要符合十個條件,所以他就用這十個條件來衡量我,量來量去似乎永遠不滿意。後來他參加了我主持的禪七,禪七期 間我告訴他們:「我很慚愧,我很懺悔,我只能以佛法來感化我自己,我感化不了人,我以感化自己來勉勵自己。」他聽了以後受到很大的震撼,而且很受用,於是 來向我懺悔,從此不再拿著標準來量人。
  
  佛法是來幫助我們修行的,不是拿來度量人的。可惜很多人不僅以佛法度量人,並且以世間的道德標準來要求人,卻不能以身作則,如此不但不能以佛法幫助自己,又怎麼可能對別人有助益呢?
  
  2.感動-智慧慈悲對人
  
  有人會抱怨家庭裡的成員不夠好、不能滿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