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盡頭的光明—聖嚴法師與維德.戴維斯博士的對話
2010-8-14 18:44:47
編前序
二十一世紀對人們來說,這個世界將愈來愈好,或是愈來愈讓人失望?人類生存以繫的地球,可能走入世界光明的盡頭呢?還是迎向世界盡頭的光明?
「現代化」的意義
「世界盡頭的光明」(Lightat the Edge of the World),原是國家地理頻道在二○○七年五月推出的系列節目主題,由加拿大籍人類學家,也是「美國國家地理學會」贊助的十三位探險家之一——維德·戴維斯(Wade Davis)博士,實地探訪彷若與世隔絕的四種古老文明:伊努特文化、尼泊爾佛教文化、泛安地斯山文化與玻里尼西亞文化,實際記錄古文明的存在困境。為了追索古文明尚存的餘息,戴維斯博士攝影小組開拔到南太平洋的復活島、大溪地、北極的格陵蘭島、南亞的尼泊爾,以及南美洲的祕魯,以鏡頭真實呈現古文明在二十一世紀所面臨的現實困境,以及置身極地氣候的生存震撼。
在拍攝系列影片之後,戴維斯博士成為一位虔誠的佛教徒,他的採訪為他開啟了生命皈依的因緣。為了宣傳影片,他再度重返亞洲。在介紹影片的同時,他更關切的是「現代化」的意義——人類世世代代夢想追求進步、追求一個更便捷的時代,而二十一世紀彷彿是人類夢想的實現,但這就是我們要的進步嗎?戴維斯以人類學家、記錄者和節目主持人等多重身分交織發問,他把這個疑惑,一併拋給同樣關心世界的人們;二○○七年四月下旬的台北之行,他也試問了此地的觀眾。
戴維斯博士在旅經印度、新加坡、馬來西亞之後,於四月二十七日首度抵達台北。台北的多元文化樣貌,從白天的市景到入夜的風貌,都讓他興致昂然。然而此趟行程,最初並不在既定的規畫之中;那是出自「國家地理頻道」台灣區工作人員的建議而意外促成的行旅。不過,就在戴維斯博士確定訪台後,另一個讓工作人員驚喜的是:他們擬定一場座談會,試著邀請法鼓山創辦人,同時也是國際知名禪師的聖嚴法師擔任座談貴賓,在心存期待卻又不敢期盼的寄望之下,法師同意出席的好消息傳來了!這讓國家地理頻道的工作人員幾乎不敢置信,不知如何表達既興奮又感激的心情,於是,「感恩」成為他們唯一的言語。
因此,聖嚴法師與戴維斯博士的對話,便成為「世界盡頭的光明」亞洲巡迴期間,唯一的一場座談會。
願世界的光明永遠常在
四月二十八日中午,就在座談會開始的前兩個小時,聖嚴法師與戴維斯博士首度晤面。面對眼前這位名聞遐邇的人類學家,聖嚴法師知道他與佛教是親近的。戴維斯博士在尼泊爾採訪藏傳佛教期間,因為親近僧侶與禪修的體驗,當下皈依成為佛教徒:那一刻,淚水濕潤了他的眼眶。
「我在影片中看到你流淚了,我看了也想流淚。通常第一次接觸佛法、聽到佛法的開示,或者參與修行時,凡是用心投入者,都會有這種流淚的反應。」聖嚴法師這樣說起。
戴維斯博士的表情,似乎有些靦腆,他可能從沒想過與聖嚴法師首度晤面的第一個話題,竟是眼淚。而他接受了這個話題,並且進一步分享:在喧囂、忙亂的塵世之中,忽然遇得一種靜心的佛法,特別感動,所以淚流。
聖嚴法師娓娓說道,佛教雖有藏傳、南傳與漢傳等傳承的不同,在修行方式上有所差別,但佛法的基本精神與原則都是一致的。對於午後的座談,則提議以「心靈的體會」為聚焦,聖嚴法師說,自己是一名中國佛教的禪師,很願意分享中國禪宗對於「心的修持」的見解。譬如這次活動主題:「世界盡頭的光明」,其中關鍵,不在自然環境的好壞,而在於人心的觀念。法師指出:「只要人的想法、觀念是正確的,就能有世界盡頭的光明;只要有一個人、一群人,乃至更多更多的人,願意用慈悲與智慧的佛法來自助助人,這個世界的光明就會永遠常在。」全程專注聆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