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宇宙與覺醒—聖嚴法師與太空人米契爾博士的對話
2010-8-14 18:00:00


  時間:二○○八年五月三十一日
  
  地點:台北中正紀念堂一樓演講廳
  
  主持人:葉祖堯教授(亞洲大學教授)
  與談人:聖嚴法師(法鼓山文教禪修體系創辦人)
  
  艾德格.米契爾博士(Dr. Edgar Mitchell,美國太空人)
  
  宇宙大震撼
  
  葉祖堯(以下稱主):對談之前,我先介紹一下兩位對談人:
  
  米契爾博士有很多成就,其中最重要的,他是第六位登陸月球的人。當他從太空返回地球的途中,看到地球是那麼地渺小,而整個宇宙是那麼地寬廣,突然間,他有了一種特別的體驗,直到返回地球以後,仍然不能了解。因為他是一位科學家,卻無法從科學的方法來解釋這種體驗,所以就創立了一個研究院,專門研究科學與靈性的關係。
  
  而聖嚴法師則是世界上第一位提出心靈環保的人,數十年來,一直都在推動「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並獲《天下》雜誌選為四百年來台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
  
  首先,我想請問米契爾博士,您所體驗的境界,是一種驚天動地、震撼人心的體驗。可否扼要地跟我們分享,以便聖嚴法師能以佛教的觀點來做回應。
  
  米契爾(以下稱米):成功地完成了月球表面上的任務之後,我們啟程返航。太空船返航的方向是跟飛行路徑垂直的,而且是旋轉著前進,這是為了避免太空船上的溫度均衡受到太陽影響,所以必須確保太空船每一部分都同等的受熱。當我們每兩分鐘旋轉一次,地球、月球、太陽,以及三百六十度天空的景象,在太空船的窗戶上都清晰可見,這是因為太空中沒有大氣,不會阻礙我們看星辰的視線。
  
  在地球上,我們看到的星星是閃爍的。但在太空中,沒有造成閃爍的大氣,所以能夠看到星星明亮的原狀。這比你在最清澈的夜晚,從地球最高的山上,所可能看到的星星還明亮十倍,數目也多出十倍。我看到的景觀實在壯觀無比。你們之中有些人可能看過哈伯太空望遠鏡傳回的影像,在太空中,我們用肉眼所能看到的,雖然不像用哈伯太空望遠鏡看得那麼深遠,但幾乎就是我們用眼睛在較小的望遠鏡中所能看到的景象。宇宙是如此宏偉壯麗,實在無法以語言形容,你必須親眼看到才能了解。
  
  我在美國哈佛及麻省理工學院求學,並獲得天文學博士學位。那裡的訓練,讓我了解我身體的分子、夥伴們身體的分子,還有太空船的分子,都是在星系中創造出來的,所有宇宙裡的物質也都一樣,是在星系裡創造、產生的。但是在神祕經驗發生的當下,這個觀點對我而言,並不是理智的概念,而是空靈的感覺。它屬於感覺的層次、情感的層次,我覺得自己身上這些分子,就是在遠古的星系中創造出來的,而我跟群星是同一族類,那是認識並感受到自己跟整個宇宙合為一體的狂喜感覺。
  
  這個經驗在我暫停工作時還繼續下去。當然我仍有工作要做,就是操縱太空船的飛行。不過當太空船轉動時,我有機會往窗外看,而看到了天空、地球、月球和太陽壯闊華麗的全景,心中有著無比的感動。我感受到身為宇宙造化一分子的喜悅與陶醉。
  
  我體會到我們這些地球上的人類,在我們整個向上進化的進程中,每當我們仰望天空時,總是一直問著這些問題:「我到底是誰?」、「這一切究竟有什麼意義和目的?」、「我跟這一切究竟有什麼關聯?」而當這經驗發生的時候,我思考著身為從我們的星球飛出去,從太空的不同觀點來看地球和天空的第一代太空人,也許得重新再問那些古老的問題。從太空航行文明的觀點,我體會到科學是人類理解力的一種相當現代的發展。
  
  現代化的形成,大約在四百年前,開始於西方的牛頓爵士和那時代的偉大思想家。十七世紀,偉大的思想家暨哲學家笛卡爾,對萬物做出一項重大的區別:他的結論是身與心、物質與精神,分屬於真實的兩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