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皆自在 證嚴法師著
2010-8-11 21:57:08
第一章 生死皆自在,輕安見如來 -- 生死專題
民國八十三年,慈濟醫學院創校(註:民國八十九年改制為慈濟大學,以下所稱醫學院均指慈濟大學醫學院,醫院則是花蓮慈濟醫院),八十五年大體解剖室啟用,並成立「大捨堂」紀念大體老師。所謂「大體老師」,即是自願於往生後,將遺體捐予醫學院作為解剖、教學之用的捨身菩薩。大體的運用,第一可供作醫學院三年級學生從事解剖課程,將課本上的知識化為具體,使醫學生對人體的層層結構,有了實際而深層的認識。這是培育良醫醫術的第一步。
再者,除了擔任「學生的老師」,也可以進一步擔任「老師的老師」,即是提供醫院醫師從事「病理解剖」,建立完整病理資料,尤其對罕見病例的瞭解,更有實際而具體的貢獻,有利於其它相同病的及時判讀與施救。另外,醫師解剖時,亦有醫學院學生從旁觀察學習,一邊聽從醫師(老師)解說,增進豐富醫學認識。
民國九十一年,慈濟進一步推動「人體多元化捐贈」,開展台灣首創之臨床模擬手術教學,使醫學院與醫院外科醫師合作,開辦醫學院七年級學生「臨床解剖學」課程。自願捐贈的遺體,由醫學生親自操刀,外科醫師從旁指導,實際模擬各種臨床手術過程,讓學生在步出校園前即具有實際操刀,與儲備經驗的機會。這是對未來真實病人的一大貢獻。
大體老師的角色,隨著醫療教學發達,扮演出不同的新面貌,而其中大愛捨身的精神卻是不變的。中國人一向有著全屍的觀念,能夠突破傳統的局限,並且拋棄對自我軀體的執愛,難捨能捨,的確需要有大愛澤醫的精神,才能無悔無懼地完成身後喜捨的心願。接著我們就要進入第一篇:生死專題。包含人往生後遺體化腐朽為貢獻的理念;慈濟推行大體捐贈、器官捐贈的相關事宜,以及佛教對「人生無常」的闡釋、念佛的幫助,幫助我們多掌握一分自己的「身後事。」
死亡並不可怕,怕的是我們沒有做好準備,不願意提前去瞭解這個人生必然的課題。只要我們放下對死亡的成見,以自然的心情來面對,理出一條清清楚楚的道路,有一天,不論我們要以何種方試面對死亡:相信都能多一分平靜,多一分接受,甚至多一分美!
遺愛人間
每天晚上的睡眠是小死;一口氣出去不再進來,就叫做「長眠」。生命結束了,意識(靈魂)即脫離軀體,剩下的軀殼應該怎麼處理呢?
遺體之處理觀
大家上這一堂生死學的課程,可說是苦樂參半。樂就是歡喜,歡喜什麼呢?隨喜功德!看到別人的「大捨」,從內心起了一分尊重,有了尊及歡喜心就能讚歎別人,能讚歎別人這也是一分功德,所以就會快樂。苦呢?
看到遺體捐贈者從前的生活照,曾經,他們與我們一樣——有屬於自己的生活,有團聚天倫的家庭,他們是那個家庭的一份子,曾經來過人間一趟,曾經在天地間悠然生活。
現在他發心捐贈遺體,提供醫學院的教授、學生們從事醫學教學,這樣豁達的心懷真是令人恭敬。人生不過是短短的一段過程,這一生到底是苦呢?還是樂呢?
人生在吞下最後一口氣後,生命就結束了,意識(一般人所說的靈魂)即脫離軀體,而剩下的軀殼應該怎麼處理呢?埋起來嘛,放在棺材裡會逐漸腫脹而流出屍水,那種屍腐的臭味是難以形容的,接下來,還不知要被蟲蟻侵噬多久。用火化的方式好不好呢?其實火葬倒是不錯,不過,一把火燒成灰就沒了,這樣還是很可惜。
所以,假如到了那麼一天,我很希望能夠奉獻出這個軀殼,提供醫學院教學之用,因為醫學教學完備,醫療技術就可以有很好的發展,將來利益更多的人。
廢物利用,提升醫學
人生最苦莫過於病痛,病痛如果可以減輕、解除,是人生最感恩、最歡喜的事。
之前花蓮慈濟醫院有一位三十幾歲的病患,原本整個背部駝得像彎曲的蝦子,曲度有一百六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