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講      佛陀證悟的真理——緣起
一、        諸法因緣生
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理,      有受印度傳統思想影響的——與外道共通的部分, 有不與外道共通, 而為其本身所特有者。因為一種宗教,或一種思想、學說,不能自外於歷史傳統或時代背景之外。偉大如釋迦牟尼,雖然特立獨證悟真理,開創印度思想界的新時代,但他仍不能與他所處的時背景脫節。所以佛教的教理,有受時代背景所影響者,有從俗容攝而加以改者,亦有不與外道相通,而為佛陀所自創的。
原始佛教的獨特思想,      即是佛陀在菩提樹下證悟的真理 :「緣起」。於此, 先講一個舍利弗皈依佛陀的故事,這個故事載在<佛說初分經>中。
舍利弗是摩揭陀國王舍城人,      家住迦羅臂拿迦村, 婆羅門種姓, 出生於一個學術氣氛濃厚的家庭。他的父親提舍, 是當代有名的論師; 他的母親舍利也是知名的學者。他自幼受傳統教育,      誦四吠陀及五明之學, 成年之後, 辭別父母, 出外訪師學道。後來投入六師外道之一、刪闍耶吠羅底子門下。刪闍耶是一位懷疑論者, 對於思想界爭論的重大問題,如空間有無極限,      時間有無始終, 如來死後存不存在等形而上的問題, 既不承認也不否認,對一切持懷疑態度。這種理論當然不能使舍利弗感到滿足, 他時有另投明師的打算,他和同學目犍連相約;      如遇明師,要彼此相告。
一日, 佛陀弟子烏斯西那比丘, 著衣持缽, 入王舍城乞食。那烏斯西那威儀整肅,      諸      根調寂。這時舍利弗也在途中, 他見烏斯西那威儀殊勝, 歎未曾有。心中頗為欣慕, 乃上前問訊曰      :「何以法像衣服與眾不同, 甯有師宗,可得聞乎? ]
烏斯西那答道:「      我師是大沙門瞿曇, 於大眾中,宣說無上廣大法門。]
舍利弗曰 :「汝今可能於彼法門,若多若少,為我宣說?      ]
烏斯西那答 :「我年幼稚,受學日淺,尚不能領會我師妙法深義。]
舍利弗再請曰 :    「慈悲方便,略說一二。]
烏斯西那曰 :「我師所說,緣生法者,      謂一切法從因緣生,從因緣滅,復以是義,說伽陀 (偈) 曰: 諸法因緣生,法亦因緣滅,是生滅因緣,佛大沙門說。
經上說 :「舍利弗聞是法已,遠離塵垢,得法眼淨。」    ——法眼淨,是能觀察真理的清淨法眼。舍利弗歡喜不已,辭別烏斯西那,回去找到目犍連,說明經過,二人同時皈依於佛陀座下。何以舍利弗聽了烏斯西那四句偈子,就捨去自己多年所學,投入佛陀門下呢?      實是因為「若法因緣生,法亦因緣滅」二句, 是宇宙人生的真理。舍利弗修道多年,心中不能解釋的疑團, 都由此得到答案。得到了什麼答案,我們且看下文。
二、        緣生與緣起
佛陀青年時期,因感於生、老、病、死的煩惱而出家修道。所以他證悟的真理——緣起,也是純就人生的生死流轉的觀點立言。在 <過去現在因果經> 中, 記載著佛陀在尼連禪河畔的菩提樹下,證悟緣起的經過。經中稱:
爾時菩薩,至第三夜,觀眾生性,以何因緣,而有老死,即知老死,以生為本; 若離於生,則無老死。又復此生,不從天生,不從自生,非無緣生,從因緣生………
這「從因緣生」    一語,就是「緣起」立論的由來。不過最初的緣起,只限於有情生死流轉的「內緣起」,後來才擴及於萬法生住異滅的「外緣起」。
內緣起,即是生命流轉的緣起——十二緣生觀,此留待以後再講,現在先就      「緣生」與 「緣起」 這兩個名詞加以探討。
緣生就是緣起,這是略稱,具足又稱「因緣生」或「因緣起」    。<良賁疏>曰 :「言緣生者,緣為眾緣,生者起也,諸有為法,皆從緣生」。大致說來,緣生就是緣起。至於具足所稱的因緣生,因是 「造」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