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四川境內,有兩位僧侶約好了要去朝拜五台山。

其中一位有錢的僧侶總抱持著 明天再說 的心理,直喊著:  朝山吶!不急,不急,到時候坐飛機、坐船去。 而貧窮的僧侶自從發下宏願後,便每天鼓勵自己: 沒錢不要緊,我可以徒步而行,總有一天我能到達的。  貧窮的僧侶將路程做了一番規劃,整整一個寒暑,他靠著自己的雙腳,一步一腳印,完成朝拜五台山的心願。那個打算坐飛機坐船去的僧侶,喊了一年,卻半步都還 沒走出山門。

發了願,不知實踐也是空夢一場。

朝拜佛山無比神聖,虔心低頭著地、以身禮拜,並非金錢可以促成。坐飛機也坐不到佛國,坐船更坐不到彼岸,窮喊 不急 更不能喊到佛祖耳邊,不如一步一腳印,踏出一朵朵朝向佛山的青蓮。

要見佛祖嗎?兩千五百多年前,佛陀早已告知: 人所欲為,譬如穿池,鑿之不止,必得泉水。事皆有漸,智者見微,能濟其命,如人健泅,截流度也! 一心指向目標,就有心力、有願力完成志願,開花見佛。

人不怕無財、無運、無貴人,只怕不知 人生有夢,逐夢踏實 。人,因為有夢想而偉大,依夢想而積極創造,征服人生峻嶺,在實踐理想的山徑上發揮潛能,生命因而輝煌美麗。就像故事中貧窮的僧人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

大話不多說,靠著自己的雙腳與精進力去實踐他的志願,不像有錢的僧人被財富綁住了雙腳,失卻志願和動力,別人是無錢卻有志氣,他卻是為錢誤一生。持平而論,誰才是幸福的人呢?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