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舍:真愛的四個層面
佛陀對愛的教誨豐富而深刻。想要一天 24小時生活在愛的境界中是可能的。一舉一動、揚眉瞬目、起心動念、一言一語都可以充盈著愛。
佛陀時代,婆羅門教信徒祈禱死後能夠升到天堂,與婆羅門——宇宙之神,共享永生。有一天,一名婆羅門教男子問佛陀:“我要怎樣才能確定在我死後,能與婆羅門同在?”佛陀回答:“婆羅門是愛之源,想與婆羅門同在,你就要實踐四梵住 (Brahmaviharas)——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和舍無量。”梵,即是 Brahma,意思是梵天,亦解作崇高、清淨。住 (Vihara)的意思是住所或宅第 ,梵住的意思是梵天的住處。
通常我們把四梵住也叫做四無量心。如果你能實踐它們,它們就會在你心中每天不斷地成長,直到能擁抱這世界。你會變得更快樂,圍繞在你周遭的人也會變得更快樂。
四無量心所包含的四個真愛元素分別是: Maitri——慈,願能給予別人幸福快樂; Karuna——悲,願能幫助止息別人的痛苦; Mudita——喜,願能將喜悅送給周圍的人 ,因為他們的幸福快樂而感到喜悅; Upeksha——舍,願能不存分別心地接納一切。當你愛時,是因為眾生需要你的愛,而不是因為他是你的家人、國家或宗教裏的人。當到達這種境界時,你就是在實踐真愛。
當你能安住於這些元素,你就是活在宇宙中最美麗、最和平、最喜悅的境界。要是有人問你的地址,你可以回答:“梵住。”也就是說,慈悲喜舍四無量心。有些五星級的飯店要超過 2000美元一個晚上,但梵住提供更多的快樂,這是五千星級的飯店,一個我們可以學著去愛和被愛的地方。 佛陀尊重人們實踐自己信仰的渴望,所以,他用能夠鼓舞這名婆羅門教男子的話來回答。如果你喜歡靜坐,那你就修行靜坐。如果你喜歡行禪,那你就修行行禪。要緊的是,要能保留你的猶太教、基督教或伊斯蘭教的根。這是延續佛陀精神的方法。如果你切斷你的根,你不會幸福。 公元 2世紀的佛學家龍樹說:行慈無量,熄眾生心中的憤怒。行悲無量,熄眾生心中一切憂鬱和焦慮。行喜無量,熄眾生心中的悲傷和無歡。行舍無量,熄眾生心中的仇恨、厭 惡和執著。 若是我們學會修行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和舍無量,我們就會知道如何療愈由憤怒、憂鬱、不安全感、悲傷、仇恨、寂寞和不健康的執著所帶來的疾病。在《增支部經》裏,佛陀教導:“憤怒心起時,比丘不妨對帶來憤怒的那人,行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和舍無量的禪觀。” 那么四梵住能夠了結苦難和苦惱嗎?佛陀相信是可以的。有一次佛陀對他喜愛的侍者阿難尊者說:“將這四無量心教給年輕比丘,他們將會感到安全、堅強和喜悅,身心無苦惱。終其一生,有能力行純淨的比丘道。”又有一次,佛陀的弟子拜訪鄰近一個教派,那裏的出家人問:“我們聽說令師尊釋迦教導慈悲喜舍四無量心,我們的導師也是這樣教,這中間有什么不一樣?” 佛陀的弟子不知道怎么回答,回去後,佛陀告訴他們:“行四無量心,又行七覺支、四聖諦及八正道者,可深得開悟。”慈悲喜舍是覺者的本性,也是真愛的四層面,存在我們心中、每個人心中和每件事中。慈 (maitri):熄滅憤怒與無名 真愛的第一方面是慈,是給予喜悅、幸福的意願和能力。 Maitri是梵文 ,在英文可以譯為愛。有些佛學導師選擇用慈愛,因為他們發現“愛”這個字被濫用了。但我還是選擇用“愛”。字有時候會生病,需要醫治。長久以來,我們用 “愛”這個字來指食欲或欲望,像是“我愛漢堡”。我們要更小心地用字。“愛”是個很美麗的字,我們要歸還它原本的意思。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