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為人師 行為世範 淨空法師講述
2011-1-30 20:11:04
淨空法師1997年7月講於電視臺
鄧傑居士提供
各位同學:今天我們利用這個機會,與大家談一些實際修學的問題。
近來有一些人告訴我,員工很難帶;做老師的抱怨說學生不聽教誨;許多做父母的,也常常談到小孩不聽話。這確實是嚴重的問題,而不是一家、一個人的問題,現在幾乎是個社會問題。不僅我們的社會有這些現象存在,我們曾經走遍了許許多多國家地區,都普遍的存在了這些嚴重的問題,許許多多人都感覺得憂慮。這個問題究竟如何來解決?他們問到我,我也覺得這個問題是非常嚴重,也是一個嚴肅的問題。這是社會嚴重的病態,我們必須要瞭解這個病源是怎麼產生的,如何來治療。
儒家曾說:「所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這個社會必然大亂。這幾句話簡單的解釋,古時候講君臣,現在所謂的領導與被領導。一個公司行號的老闆是領導人,他的員工就是被領導的人,為什麼員工不聽話呢?做領導人應當認真的去思考。在今天這個社會,我們曉得團結就是力量。我記得在一九八三年,我在紐約講經,一些美國的朋友,給我開玩笑,他說現在西方人幾乎都能夠肯定中國人很聰明,如果世界上這些人來比,一個一個比,中國人應該算是第一。但是兩個兩個比,算猶太人第一;如果是三個人相比,他們承認應當是日本人第一。然後他用一種諷刺的口吻給我說:「你們中國人為什麼不團結?」這個意思是中國人聰明智慧是世界第一流的,可惜他不團結,只為自己,不曉得為團體。我聽了他這個話,我笑了一笑,我說:「這是上帝的安排。」我這個答覆,是出乎他意想之外,他沒有想到我用這個口吻答覆。他感覺到很驚訝,他反過來問我:「為什麼?」我說:「中國人要團結起來,你們還有飯吃嗎?」於是大家哄堂一笑,把這個話題就轉移了。
雖然是一個玩笑的話,這個裏面我們細細想起來,它有很深的道理。為什麼今天日本戰後,這麼一個衰弱的國家,沒有多久就能夠成為世界經濟大國,道理在哪里?西方人總是想不透。實際上很簡單,他們真正做到了領導與被領導密切合作的關係。你看看世界上許多地區、國家,員工對老闆不滿意,往往就罷工、抗議,彼此雙方都蒙受重大的損失。我們沒有看到日本人罷工,日本人員工對老闆有沒有意見呢?也有!他們有意見,就是在頭上紮一塊白布表示抗議,工作依舊照常,這就是領導與被領導成功的例子。老闆看到員工有意見,立刻很認真的要召集員工來開會、來討論,認真的為他們解決問題,所以彼此雙方都能夠蒙利而不受損失。這個道理西方人一直到今天還沒想通,怎麼能跟日本人抗衡呢?日本人這套技巧,從哪裡學的?跟諸位說,從我們中國學去的。這就是儒家所講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懂得這個道理,他把這個道理能應用在生活上、應用在工作上、應用在商場上,他成功了。我們體會到這個道理,就不難想像今天社會的問題。
儒家教人,雖然他是教領導的人要做君、做親、做師。在抗戰的時候,我們在南方還看到許多平常百姓人家,堂屋裏供著祖宗牌位,上面寫的是「天地君親師」,在南方相當的普遍,這是我們儒家深厚的教育,教人做君、做親、做師。我們佛門裏面講三寶,我覺得這三個字是「治世三寶」。在現代這個社會,我們應該要普遍的來傳揚。
君是一個領導人,被領導的這些員工,你要有親心待他們,把他們看做自己的兄弟姐妹兒女,你要關懷他,你要愛護他,你要幫助他,這個員工產生感恩戴德之心,把老闆當做自己的親人,當做自己的父兄,這個情形就不一樣。不但要用親心關懷他、對待他,還要用師心教導他,這個師是老師,你這個老闆是員工的父母,也是員工的老師;父母對待兒女這是恩,老師教導學生威嚴,恩威並施。你要真正去教導他,使他的技術日新月異,不斷的向上提升;他的技術提升了,你的工商業也就水漲船高,也就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