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孩子聽話 鄭育能教授著
2010-12-17 9:11:40
引言
為了便於攜帶及參考,本書以條列式短文獻給您。願本文能幫助您及您的孩子,使他們順利地成長為人中龍鳳。本文所介紹的方法,是下列詞句之生活化應用(為佛教徒早晚課誦之三皈依詞中的「第三皈依」):
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對待孩子的原則。
此一皈依詞的淺譯是:「我學習佛法以後,希望以後因為努力的向一些有成就的人學習如何修行,使身心安定。再希望因為我身心安定,能在有形無形之中,影響周遭眾生的身心,使之穩定安詳。並願因為他們的穩定安詳,能進一步穩定調和其周遭的人、事、地、物,使其相互之間的運轉關係,一切一切都能和諧順暢。如此一層一層的往外影響。當我的心愈安詳時,所能影響的層次就愈多愈廣」。應用到和孩子的關係之上,是指我的心若能維持穩定安詳時,則孩子會受我的影響而身心安詳。若我更努力提升自己身心安詳的程度,則不止孩子當下受益,他的師長同學朋友也會受到影響而關係和諧,因此塑造出孩子能順利成長的環境。
寶鏡三昧——對待孩子的態度。
‧潛行密用,如愚若魯,但能相續,名主中主——洞山良价祖師。
‧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
——讓自己像鹽巴一樣,毫不炫耀,但卻是不可或缺的一員。
——步步起清風,時時默默撫慰孩子的心靈。
禪宗心要——對待孩子的方法。
‧翠微禪師問:「黃檗禪師平時是如何教導弟子的?」。
‧臨濟祖師答:「平常都是揚眉瞬目,或者棒喝交加,若論教授一字也無」。
‧——不用語言文字符號,才能透入孩子內心深處。
‧臨濟初在黃檗,隨眾參侍。時堂中第一座勉令問話,師乃問,如何是祖師西來的的意,黃檗便打,如是三問,三遭打。…來日師辭黃檗,黃檗指往大愚,師遂參大愚。愚問曰:什麼處來,曰:黃檗來。愚曰:黃檗有何言教。曰:義玄親問佛法的的意,蒙和尚便打,如是三問三遭被打,不知過在什麼處。愚曰:黃檗恁麼老婆,為汝得徹困,猶覓過在。師於言下大悟,云:元來佛法無多子。(摘自景德傳燈錄)
法演四戒:日常生活之座右銘。
‧勢不可使盡:勢若用盡,禍必來。
‧福不可受盡:福若受盡,緣份必斷。
‧規矩不可行盡:規矩若行盡,給人麻煩。
‧好話不可說盡:好話若說盡,必流於平淡無味。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