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的禪
  中國的禪與印度的禪有很大的差別,但是「禪」字的語源來自印度的dhyana意為冥想,那是以修定為目標的一種方法,其原意是用修行禪觀,比如注意呼吸的出入、長短、大小和引導等方法,達到心力集中和身體內外統一的境地。
  在佛教之前,印度人已經有了用來作為人與禪交通或相融相契的修行方法。印度的古宗教和由古宗教產生的各派哲學思想,便是經由禪的修持方法而得到的成 果。禪的修行生活,被視為聖者所必經的過程。所以凡要切身體驗宗教生活,僅靠奉獻和祭祀是不夠的,一定要以全部生命過程中的某一個階段,作為到森林裡去全 心修行禪的方法。解脫物慾塵累的煩惱,須靠禪的修行以產生智慧,一旦物慾塵累的煩惱豁然脫落之際,智慧自然顯現,即被尊為聖者。
  古代印度的各派宗教,雖無不用禪的修行方法,似乎並沒有統一的層次說明。即使各派均有其修行的禪定的歷程,但仍不是紡一的,也不甚明確,只是依照各派 創始人的個別體驗之不同,而所設的分界也不一致。致了佛教的始祖釋迦牟尼佛的時代,其初期的修行生活,也是走著與印度古宗教家們所曾走過的路相似。由於當 時各派的修行方法,不能滿足釋迦世尊的要求,認為那些都是不究竟的、不圓滿的,那些禪定的功用,最多使人暫時超越煩惱,但當定力一失,仍會回復到物慾世間 的煩惱之中,所以稱之為世間禪或外道禪。
 
瑜伽派的禪
  大約與釋迦牟尼佛相近的時代,印度產生了一個新宗教,稱為瑜伽派,此派最初即是僅僅練習名為瑜伽的修行方法,後來引用了與教論派(The  sastras of the  samkhya)相同的哲學思想,立足於一禪教的立場,崇拜唯一的神克裡斯那(Krsna),但其實際方面的基本精神仍在於禪定的修行,所以此派乃為印度 一切宗教之中,除了佛教之外,外道禪定思想的集大成者,其修行的規則和層次相當嚴密分明,現在根據《瑜伽經》(Yogs Sutra)略予介紹如下:
一、瑜伽行者的助行道
  1、持戒——不殺生、不妄語、不偷盜、不邪淫、不貪。
  2、助行法——清淨、知足、苦行、讀誦瑜伽經、歸依唯一的禪。
  3、靜坐法——跏趺坐、半跏趺坐、兩足跟合置會陰處坐等。
  4、調息法——調整呼吸,由粗而細,由靜而止。
  5、制服五根法——制服眼等五種官能,不受色等感觸所動。
  6、制心法——將注意力分另別集中於臍輪、心蓮、鼻端、舌端等處。
  7、禪定——心住於一境,沒有其餘虛妄雜念。
  8、三昧(Samadhi)——心境合一,心不住念,亦不住境。
二、瑜伽行者的正行道——正知見
  1、知苦惱可除,盡無所餘。
  2、斷苦惱的原因,滅無所遺。
  3、住於三昧,明見得解脫。
  4、能知解脫方法是正知見。
  5、自性的真理已瞭解其任務。
  6、三德皆脫落,如石自山上落下,不復再回到山上。
  7、神我的真理,離三德的纏縛而自由獨存,無垢清淨。所謂三德是指:(1)薩埵(Sattva),使心地光明、輕快、歡喜。(2)羅闍(Rajas),使心活動、散亂、悲哀。(3)答摩(Tamas),使心鈍重、無力、昏黑。
  所以心的由染而淨要經五個層次:第一、散亂心,隨著外境心念紛飛。第二、昏沈心,癡鈍朦朧,陷於昏睡。第三、不定心,散亂多於安定。第四、一心,心能凝住於一境。第五、定心,心狀澄靜。後二者便是修行瑜伽所得的現象。
  瑜伽行者當對樂者親切,對苦者憐愍,對善人殷懃,對惡人不介意,如是則心便常與清淨相應了。
  瑜伽行者呼吸的氣息要長、要慢、要舒暢。氣留身外之時,身自輕鬆,心自不動。
  瑜伽行者善用五官制心,而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