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禪者心靈實錄:學箭悟禪錄 [德] 歐根·赫裏格爾
2011-4-26 23:18:53

  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是什么東西成道時是它,修道時也離不開它呢?恐怕只有一個“中”字。所以堯傳舜只有一句話  ——“允執厥中”。老子也說“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孔子稱中庸為至德,佛陀稱至法為中道。中國以中為國名,中醫以中為准繩,我們的文化處處體現出中之妙諦。
  這個中如果用兩個字表達,便是中和。中為體,和為用。如用四個字表達,便是中和圓通。中和是體,圓通是用。
  這個中是我們文化的靈魂,也是做人做事、成道成聖的最高准則。理解了這個中,我們才能讀懂經典,走進聖道;不斷地依中而行,我們才能日日自新,轉凡成聖。大道至簡,得其一,萬事畢。一個中字便可囊括千經萬典,便可統攝千語萬行。中之義大矣哉!
  但領會與踐行這個中又談何容易!這個中是活的,不是死的;是多維的,而不是平面的。它既近又遠,既顯又隱,既平常又神奇,既是過程,又是結果。所以要把握好這個中永遠不可能是一蹴而就、一步到位的事。它是人生走向幸福的一條光明大道,是人安身立命不可或缺的法寶。一個人只有在聖賢的指引下,時常懷抱這個法寶,永不偏離正道,經過一生的努力,才有望達到孔子“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至善境界。
  何謂中?中有體用兩面。子思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說的是人七情未動時的至善本性即是中。又說“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說的是萬物的共同本性即是中。所以就體來說,於人,這個中即是孔子說的仁,子思說的誠,孟子說的良知,佛家說的佛性;於物,這個中即是子思說的天命,老子說的道,佛陀說的空。就用而言,子思說“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是說用情合理即是中的表現。又說“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是說天地萬物各循其性即是中的顯現。因為體用既非一,又不二,其妙皆在一中,所以體現在修身上,自然要講成己成人,內外兼修,動靜交養,本末並進。這種“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的中道行持法是孟子以前聖聖相傳的大中至正的聖道大法。自伏羲至黃帝、堯、舜、禹、湯、文、武、周公、老子、孔子、曾子、子思直至孟子,可謂薪火相傳,法脈不絕。
  自孟子後聖道衰微,聖學凋零,大道一脈衍為三教。於是以中為本、以和為用的大道遂分為以自我和為特征的佛家、以人我和為特征的儒家與以物我和為特征的道家。分裂後的三教已不把集古聖之大成的孔子視為大道聖師,卻將之視為狹義的儒家創始人,於是三家各持己見,互爭高下,遂使大道愈來愈晦。而在儒家內部也漸分儒學與儒教兩派,一重學術而輕做人,一重做人而輕學術,兩者皆偏離孔子道藝並重、德才兼備的聖學宗旨。
  孔子說:“攻乎異端,斯害也已。”先儒釋此句異說紛呈,都是因為這個  “中”難明之故。有的無視“乎”字,將“攻乎異端”解作“攻擊異端”,有的將作語氣詞的“也已”解作實詞,認為孔子這句話的意思是“只要反對異端,異端的危害就會停止”,或者理解為“攻擊不同於你的異端學說,那反而是有危害的”。如果說孟子因處於大道岌岌可危的時代,為了維護聖道,出於不得已而有攻擊楊、墨異端的言詞,但在孔子的言論中我們卻找不到反異端的言詞。在孔子擔任魯國司寇,攝行相事期間,齊國給魯國送上一批美女組成的樂隊,魯定公與大臣相與觀賞,三日不舉行朝禮,孔子只是一走了之。在孔子周遊列國期間,曾遇到一些潔身自好的隱者,他們勸孔子避世,孔子只說“鳥獸不可與同群”,既不斥隱者之非,亦不改拯救天下之仁心。孔子平常教人也從不用過激的語言,或用矯枉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