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藥載有性味、功用與主治,另有序例,簡要地記述了藥物的基本理論,如有毒、無毒、四氣(寒、熱、溫、涼)、五味(酸、鹹、甘、苦、辛)、配伍法度、服藥方法及丸散膏酒等劑型,可以說是漢前我國藥物知識的總結,並為後來的藥學發展奠定了基礎。
  後世中藥領域的發展,如同滾雪球一樣,越來越豐富,但雪球的核心卻是《神農本草經》,書中對疾病的治療經驗,直到今天還發揮著指導性的作用。
  如:「治寒以熱藥,治熱以寒藥,飲食不消,以吐下藥。鬼注蠱毒,以毒藥。癰腫瘡瘤,以瘡藥。風濕,以風濕藥。各隨其所宜。」至今一直指導著臨床用藥。
  「凡欲治病,先察其源,候其病機,五臟未虛,六腑未竭,血脈未亂,精神未散,服藥必活。若病已成,可得半愈。病勢已過,命將難全。」
  「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後服藥。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藥而後食。病在四肢血脈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飽滿而在夜。」明確指出了服藥的時間與方法。
  剛接觸此書,對書中許多觀念無法理解,但臨床多年後,再反過來閱讀,會發現《本經》中的每一句話都有深刻的意義,有時明白一句話,就解決了一個疑難雜症,此言一點也不誇張。
  舉幾個例子,《本經》記載黃芪:味甘,微溫,無毒,主癰疽,久敗瘡,排膿止痛,大風癩疾,五痔,鼠瘺,補虛,小兒百病,生山谷。
  短短33個字,將黃芪的性、味、毒性、主治、產地清楚地描述出來,如果我們對這33個字有深入的研究,那麼對於 「癰疽潰久不愈」、「痔瘡」、「淋巴結結核破潰不愈」、「小兒體質虛弱」等病的治療就會有新的認識,經常看到雜誌上報道用黃芪治療各種潰瘍,其實這就是 《本經》內容在臨床中的運用。
  你看了,記住了,臨床運用了,就知道是這麼回事!
  皮膚潰瘍可以用黃芪治療,臟腑的潰爛也可以治療,只要是「久敗瘡」自然都有效!不是有醫家運用黃芪治療胃潰瘍嗎?其實也是《本經》的發揮。
  「大風癩疾」可以治療,一般的風證自然能夠治療了。許多患者春天出現皮膚過敏,癢!全身起疙瘩!吃抗過敏藥暫時有效,停藥又復發!重用黃芪,加上祛風的藥物,就會有神奇的效果。這是因為春季風邪偏重,人體如果衛氣不足,不能護表,風邪自皮毛而入,就會癢。
  黃芪大補衛氣,衛氣得到充實,自然抵抗力強了,風邪也就不能進入人體了!配上祛風的藥物,將體內的風邪驅散出來,病就好了!講到這裡,就明白為什麼黃芪可以治療「大風癩疾」了。
  我們再看一味藥--蛇床子
  「蛇床子,味苦平。主治婦人陰中腫痛,男子陰漏,濕癢,除痺氣,利關節,癲癇惡瘡,久服輕身,一名蛇粟,一名蛇米,生川谷。」這是《本經》原文。
  「主治婦人陰中腫痛」,這一條經常使用。大凡婦科外用藥物,均少不了蛇床子,此物燥濕解毒,對於濕邪所致的婦科炎症,配以苦參,無論寒熱,均有捷效。
  「男子陰漏,濕癢」,這一條在臨床的運用就較少了。臨床上我們經常碰到陰囊潮濕的病人,患者會陰部常年如水流 淋,很多醫生按照濕疹治療,很難取效;有的診斷為慢性前列腺炎,採取抗生素治療月餘,也未見良效。其實這個病就是「陰漏」,長期漏下如水,陰部自然「濕 癢」,治療此病,單用蛇床子煎水外洗,就可以取效。如果配上枯礬,則療效更佳。
  「除痺氣,利關節」說的是蛇床子對於寒濕所致的關節疼痛也有好處。
  「癲癇、惡瘡」這一條,可能很少有人使用到。《內經》云:「重陽必狂,重陰必癲。」人體陰邪過盛,發於外,積於皮下,則易成惡瘡;升於上,蒙清竅,則為癲癇。蛇床子內服能溫補腎陽,壯腎火,腎火旺盛,陰寒之物冰消雪融,自然對癲癇、惡瘡有效果。
  通過分析上面兩味藥物,我們就明白了幾個疑難病的治療,如果我們反覆研讀《神農本草經》,我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