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陳向陽問:
  我34歲,今年年初開始皮膚瘙癢,用手一抓就出現一大塊丘狀疹,醫生診斷為蕁麻疹。曾用抗過敏藥治療,但一停藥又反覆。懇請有關專家確診,並開中藥良方。另外,有什麼中成藥可以預防的輔助治療?
  醫學專家答:
  關於您所得的蕁麻疹是一種過敏性疾患,不知您在當地是否檢查過過敏原,看看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的,以防反覆發作。
  今開一治慢性蕁麻疹的處方,您可先煎服試試,也可根據您的舌苔、脈象,讓當地醫生參考開方:
  防風10克,蟬衣10克,枳殼10克,黃芪15克,白朮10克,鍛龍牡各30克,蒼耳子10克,牛蒡子10克,當歸10克,烏梅20克,地骨皮15克,地膚子15克,鉤籐15克,澤瀉10克,生甘草6克。7~10劑,煎服,每日1劑。
  (中國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皮膚科 蘇愛華)
  讀者王平問:
  我家小孩,男,4週歲。3歲半時雙手出現手癬,現在外塗藥已好。但他的頭發現在是一片片出現黃色的皮損,有時用手打自己的頭。我懷疑是否因父母有嚴重的腳氣,小孩在胎中受真菌感染了。望能得到中醫研究院專家指點治療。
  醫學專家答:
  來信談到4歲的孩子頭部出現黃色片狀皮損,您懷疑是否是父母的腳氣傳染而致。頭上黃色片狀是貼著頭皮的干屑,還是結的黃痂?皮損或痂下面刮掉後是好的頭皮,還是膿液、滲液、血水?您的信中均未寫清,所以只能有以下幾種猜測:
  1.如果頭部出現的皮損片為黃色白色干皮屑,不突出皮膚,輕刮下面不出血、不流膿,只是淡紅色皮膚,重刮可有少 量滲液,這種情況估計是脂溢性皮炎,大多是由皮脂腺功能紊亂引起。可給孩子補充一些B族維生素,如維生素B6片,外用維生素B6軟膏塗抹即可。平時可用采 樂洗液給孩子洗頭。
  2.如果片狀黃色皮損是膿痂,痂下有膿點或流膿水,就有細菌感染或真菌(黴菌)感染的可能。這種情況去附近醫院 皮膚科做一下真菌檢查即可確診。如果檢查為陽性,可用殺真菌的外用藥,如克霉唑、達克寧、孚琪等塗抹。如果檢查為陰性,則黃色結痂大都是細菌感染,可外用 抗生素藥膏,如達維邦、百多邦、紅黴素軟膏外塗。
  信中談到孩子原來有手癬,外塗藥後已好轉,不知用的什麼藥?如果頭部真菌檢查陽性,也可用原來的外用藥膏塗抹(過期換新的),看是否同樣有效。
  為了塗藥方便、有效,可先將頭髮剃光,用采樂洗頭後再用清水沖淨拭乾,然後上藥。
  孩子用的毛巾一定要與大人的分開,必要時用開水煮洗或燙洗。枕巾也同樣多洗。
  另外,孩子的帽子要多曬。
  如果檢查真菌陰性,是脂溢性皮炎,給孩子多吃些蔬菜,少量加些粗糧。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皮膚科 蘇愛華)
  4.輕鬆熄滅喉嚨裡的「火」  口乾舌燥的自然療法
  重慶市‧楊 波
  不少老年人常訴夜間醒後口乾舌燥難忍,舌體僵直而言語不利,口乾燥而難以張口。雖服清熱生津藥物,但療效不佳,不知是何原因。專家指出,引致口乾舌燥的原因很多,可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大類。
  1.生理性口乾舌燥
  正常人每天唾液的分泌量大約為1500毫升,因此口腔黏膜經常得以濕潤。大多數老年人的口乾舌燥是由於睡眠中張 口呼吸而造成的生理性口乾舌燥。因為老年人新陳代謝減慢,唾液腺分泌功能減退,口腔黏膜乾燥,已失去彈性。再加上有些老年人進入睡眠狀態後即自然地把口張 開,用鼻與口同時呼吸,空氣由口中進出;有打鼾習慣者,慢性支氣管炎、心臟病患者,入睡後因缺氧需張口呼吸,以求得較大的氧氣輸入量;有的老年人因白天疲 勞過度或體弱、病重,入睡後也可因有缺氧現象而張口呼吸,以求足夠的氧攝入。由於在睡眠中數小時的張口呼吸,口舌津液已被揮發殆盡,故醒後即感口乾舌燥或 口燥難忍。
  2.病理性口乾舌燥
  病理性的口乾舌燥則是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