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不感冒多吃獼猴桃
有位長壽老人,今年88歲了,身體還非常健康。40多年來從來沒有發生過感冒,冬天還要下河游泳。人們問他健康的秘訣,出人意料的回答讓人吃驚:他每天都要吃2個獼猴桃。
獼猴桃真的有那麼大的功效嗎?回答是肯定的。原來,獼猴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能激活人體的防禦系統,特別是能預防感冒和癌症。所以,老人告訴大家,要想不感冒,多吃獼猴桃。
獼猴桃古稱籐梨、羊桃,原為野生,近年來已有人工栽培繁殖。獼猴桃其果肉綠似翡翠,其味道清香酸甜,其形如桃,又因它為獼猴所喜食,故名「獼猴桃」。
營養學家認為,獼猴桃含有極高的營養成分,如豐富的鈣、磷、鐵等元素和多種維生素以及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 物。最引人注目的是每100克鮮果肉中含維生素 C100~420毫克,有的品種甚至高達960毫克,比柑橘類高51倍,是蜜桃的70倍、鴨梨的100倍、蘋果的200倍。因其維生素C含量高,故堪稱 「百果之冠」。
藥理研究表明,獼猴桃鮮果及果汁製品,不但能補充人體營養,而且可以防止致癌物質亞硝胺在體內的生成,還可降低血清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對消化道癌症、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具有顯著的預防和輔助治療作用。
獼猴桃的果肉中還含有一種酶,有助於肉類纖維蛋白質的分解。據說,常吃獼猴桃的人皮膚特別細嫩光滑,富有彈性,因此,獼猴桃被譽為「青春果」。有的學者甚至認為,獼猴桃是一種長壽果品,有抗腫瘤、抗衰老的作用,稱它為「長生果」。
獼猴桃還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祖國醫學認為,獼猴桃性味甘酸,寒,具有滋補強身、清熱利尿、生津潤燥、健腦止瀉 功效。其果、花、葉、根均可入藥,可用於治療肝腎陰虛、燥熱傷津、脾胃氣虛、消化不良、久痢洩瀉等症,對治療壞血病、過敏性紫癜、感冒、熱毒、咽喉腫痛等 病也十分有效。因此,獼猴桃不僅是老人、兒童、體弱多病者的良好滋補果品,而且可作為航空、航海、高原和高溫工作者的保健食品,防病強身。
吃水果的學問
重慶市‧陳 思
每天應吃多少水果
在中國居民的膳食中,水果一般是作為「零食」和「甜品」來食用的,因此食之不多,只是一種附屬食品而已。甚至有 人會誤認為水果含糖量高,吃多了會發胖,是造成肥胖和糖尿病的罪魁禍首,敬而遠之。這樣的理念影響了他們對水果健康價值的正確認識,攝取水果的積極性和攝 入量大大減少。2002年膳食與健康的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城鄉居民的膳食中,每人每天平均食用水果的數量是45.7克。這個數字不僅遠遠低於發達國家的 300克的標準,也遠遠低於《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所推薦的100~200克的要求。中國城市居民的水果攝入量雖然高於鄉村地區,但每天平均也僅僅只有 69.3克。因此專家建議,在中國居民的膳食中,水果應該有自己的地位。我們應把水果視為像「主食」和「副食」一樣重要,每天必吃,而且應該多吃。
何時吃水果最好
水果的攝取量應該得到重視和保證,食用水果的時間和方法也需要注意,否則會影響水果營養價值的正常發揮。
由於水果中的有機酸有開胃和幫助食物消化吸收的作用,所以在飯前1個小時左右吃水果可以開胃助消化,而把水果當成飯後的甜品,則不僅沒有了開胃的作用,還會由於有機酸結合了其他食物中的礦物質而影響消化吸收。
水果中的果膠有吸收水分、增加胃腸內容物濕潤的作用,故飯後吃水果會加重胃的負擔。所以,吃水果的時間最好是飯前1小時或飯後2個小時左右。
另外,不要把水果放在晚上臨睡覺前吃,否則充盈的胃腸會使您的睡眠受到影響。如果把水果放到上午和下午工作的中間休息時和飯前食用,對您的健康將是有益的。
果汁的優與劣
很多人不愛吃水果,或不愛吃水果中的某一種,甚至於某幾種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