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一調百病消:羅大倫博士的養生真經 作者:羅大倫
2016-5-28 22:45:33
第一章萬病只有一個原因:陰陽不調
生命是一種內穩定狀態,這種穩定取決於陰陽的平衡, 陰陽就像天平上那兩個砝碼,一左一右,只有它們重量相當,天平才穩定。一旦陰陽失調,天平向一方傾斜,平衡被打破了,人就會生病。所以,人要獲得長期的健 康,就必須時刻保持陰陽的平衡。養生養的是什麼?養的就是陰陽,只有陰陽調和,我們才能過上不生病的生活。
第一節
要想壽命長,全靠調陰陽
這些年,我曾經受中央電視台、北京電視台、山東衛視等媒體邀請去主講中醫節目,期間很多人都問我:養生最重要的是什麼?我的回答就四個字:陰陽平衡。
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歸根結底,可以分為兩類:一為陰,一為陽。陰陽是兩種相互對立的能量,它們一正一負,一左一右,一上一下,一前一後,相互制約,彼此依存。正因為陰陽彼此對立,相互依存,所以才有了天地、日月和男女。
人體雖然復雜,但說到底,也只存在兩種能量:一是陰,一是陽。這兩種能量不斷變化,便有了人的生、老、病、死。
《黃帝內經》中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一部《黃帝內經》,洋洋十幾萬言,其實說的就是陰陽。
人的一生離不開生、老、病、死。生是什麼?生就是陰與陽這兩種能量在身體內聚合,獲得了暫時的統一。老是什麼?老是陰陽在體內不斷變化、衰減。病是什麼?病是陰陽這兩種能量在身體內出現了失調。死是什麼?死是陰陽這個統一體的瓦解。
生命是什麼?生命就是陰陽這兩種相互矛盾的能量所構成的一個平衡體,在這個平衡體中,正極為陽,負極為陰,陰陽平衡才有了人,《黃帝內經》說“生之本, 本於陰陽”。人生天地間,天在上為陽,地在下為陰,人在中間追求的則是陰陽平衡。所以,生命是一種不上不下、陰陽平衡的狀態,如果這種平衡狀態被徹底打破 了,生命也就結束了。生命結束之後是個什麼狀態呢?就是陰陽分離了。在八寶山火葬場人們就能看到陰陽分離這種現象,陽的能量化成幾縷青煙飄向天空,陰的能 量化為骨灰被埋在了地下,一個頭頂藍天腳踩黃土的人就這樣從天地間消失了。
生命是一種內穩定狀態,這種穩定取決於陰陽的平衡,陰 陽就像天平上那兩個砝碼,一左一右,只有它們重量相當,天平才穩定。一旦陰陽失調,天平向一方傾斜,平衡被打破了,人就會生病。所以,人要獲得長期的健 康,就必須時刻保持陰陽的平衡。養生養的是什麼?養的就是陰陽,只有陰陽調和,我們才能過上不生病的生活。
人身上的疾病有成千上 萬種,有的有名稱,有的沒有名稱;有的是常見病,還有的是疑難雜症。不管疾病有多少種,有多麼難治,它們的病理只有一個,那就是陰陽失調。人體的陰陽是相 對平衡的,如果陰盛,陽氣就會受損;如果陽盛,陰液就會受損,所以,《黃帝內經》說“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
陰陽蘊藏在身體的每一個部分,腎有腎陰腎陽,肝有肝陰肝陽,心有心陰心陽,脾有脾陰脾陽,胃有胃陰胃陽,肺有肺陰肺陽……身體每一個部分的陰陽都必須保持平衡,一旦某一個部位的陰陽失調了,那個部位就會出現疾病。
肝上的陰陽必須平衡,如果肝陰不足,肝之陽氣就會急劇上升,這時人就會面紅耳赤、頭漲頭痛、急躁易怒,中醫稱之為肝陽上亢,西醫用血壓計一量,很可能發現血壓變高了。
肺、胃、腎的陰陽也必須平衡,如果肺、胃、腎的陽氣偏盛,陰液不足,那麼,人就會多飲、多食、多尿,患上消渴。消渴又名三消。三消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 來看一看。陽氣是人體內的火,陰液是人體內的水。陽氣偏盛,身體內的火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