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醫這樣看病——羅博士講古代的名醫 作者:羅大倫
2016-5-23 0:26:48


  如果您問任何一個中國人:您知道六味地黃丸嗎?
  
  估計,百分之九十的人都知道,這個方劑應該是在中國人印象裡面最具聲望的了,我猜想甚至沒有第二個方子能夠和它相比。
  
  但是,如果再問:您知道這個六味地黃丸是誰創立的嗎?估計大部分的人都會搖頭。
  
  那麼,這個方子到底是什麼人創立的呢?他又是為了什麼創立這個六味地黃丸呢?
  
  原來,創立這個方子的人,就是我們這個故事的主人公——錢乙。
  
  錢乙是個兒科醫生,曾經入主北宋太醫院,給諸位皇子看病。
  
  其實兒科是一個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學科,嬰兒不會說話,你不能問他有病的各種感覺,診脈也困難,他的舌頭很可能不配合伸出,總之你都不知道該從哪裡獲得診斷信息。
  
  孩子家長一定有這樣的感覺,在孩子病的時候,自己常常是無計可施,也不知道孩子哪裡難受,有的家長乾脆是陪著孩子一起哭。
  
  但是,錢乙卻在兒科幹出了名堂,琢磨出了許多診斷技巧,比如人家就總結出了只看小孩子臉上的顏色,就可以大致推測出孩子有什麼病的經驗,所以錢乙診病效果才那麼好。這些都是寶貴的經驗啊,值得我們學習。
  
   其實,現在好的兒科醫師特別的少(我說話就不客氣了)。在我的臨床經歷中,我看到過很多求醫無門的孩子家長,有的孩子在不斷的求醫中,身體變得很虛弱, 不斷地感冒、咳嗽、哮喘、患皮膚病等,什麼抗生素、激素都用上了,就是不起作用,有的甚至是幾天一感冒,家長說簡直痛苦得都無法形容。
  
   可是這些家長在不斷的奔波中,卻連一點希望都看不到。有的家長為了掛某些名醫的號,連夜在大醫院的門口排著隊,可是,名醫在匆匆幾分鐘看過後,開的湯藥 卻毫無效果,有的還產生了很多副作用,比如有的醫生給孩子開了很多的補腎陽的藥物,結果我看到很小的孩子,連鬍鬚都要長出來了。
  
  即使是這樣,孩子的病也沒有好轉。
  
  難道我們的中醫就是如此的無用嗎?
  
  不是的,只是我們很多醫生學習太少,對古代中醫傳下的經驗不大重視罷了。像這樣的孩子,通過正確的調理,其實都可以恢復健康的。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希望,是民族的希望,更是這個世界的希望,我們醫生,應該多鑽研一下自己的學科,讓孩子們的笑容早日重新綻放。
  
  所以,兒科大家錢乙的經驗,絕對值得我們學習。
  
  雖然錢乙是個兒科醫生,但他並不局限於此,他對中醫的領悟,絕對超越了分科的限制,他的經驗,對於中醫各科來說,都是寶貴的財富。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