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醫不如求己3:養生寶典 作者:中里巴人
2016-5-21 22:58:54
1.很多時候,一句好話比什麼藥都靈
前兩天,走在馬路上,碰到了一位70多歲的大媽, 眼睛真好,老遠就朝我打招呼。大媽說在電視上看到過我的講座,誇我講得好,通俗易懂。我被誇得有點不好意思,正準備找機會脫身。大媽卻把我的手抓得死死 的,露出一臉的愁苦,說:「唉,我渾身都是病,高血壓、關節炎、老胃病,您講的雖然明白,我也都聽懂了,您的書我兒子也給我買了,可我還是不知該怎麼做。 經絡我也找不準,推腹法我也推了幾天,也沒覺得有什麼變化,看來,我這病是沒救了。中裡老師,您說,我該怎麼辦?」
我笑著對大媽 說:「您別著急,我看您沒大事兒,您看,隔著馬路您都認出我來了,您的眼力真好,眼力好證明您的肝腎功能沒什麼問題,肝腎好說明您身體的底子還是不錯的。 高血壓,您可以平常揉揉尺澤穴」。我邊說邊在她的胳膊上點了點,她說:「還真疼」。我說:「有疼痛感效果最好。至於關節炎,您可以在床上練練跪膝。老胃病 呢,壁虎爬行效果最好,您不會做呢,就趴在床上扭動身體也行。若還覺得不方便,也可以找個大點的水桶,每天用熱水把腿腳泡一泡,祛祛寒,同樣對高血壓、關 節炎都有效」。大媽一聽,高興了,說回家馬上去做。
我說:「大媽,沒事兒,您這身子骨硬朗著呢,別自己嚇唬自己,活個一百歲,沒 問題。」大媽看我這麼一說,頓時眉開眼笑,腰板也直了,搖著我的手,千恩萬謝。小時候,奶奶教我背過《名賢集》,裡面有一句話叫: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 人六月寒。我記得格外清楚。如果一句好話,能夠給人帶來感動,帶來喜悅,帶來力量,我們何妨多說一說這樣的話呢?
2.只要是讓身體舒服的音樂,就別管它是來自於貝多芬還是周傑倫
我家離單位不遠,走路也就是半個多小時。一到秋末,天氣轉涼,我就開始步行上班了,倒不是為了鍛煉身體,只是為了感受節奏。
我走的這段路,路寬人少,路邊就是街心花園,空氣很好。帶上耳機,放著不同曲調的音樂,踩著不同的步點,隨著音樂節奏的不同,調整著步伐的頻率。腳底的 著力點也會隨著曲調而變化,或前或後,或重或輕,或疾或緩。但是,不管怎麼走,都要腳踏實地才好。不是用腳跺地,而是跟著音樂用心體會腳底與地面接觸的感 覺。這種感覺非常奇妙,雖然在別人眼裡我仍然是在正常地行走,但自己的感覺就像是一路跳著舞去上班。
每天的心情不同,所聽的音樂也是不同的。憂鬱的時候,就用憂鬱的音樂來化解;輕鬆的時候,就用歡快的音樂來抒發;情緒低落時,馬上選用雄壯的進行曲來振奮;怒火中燒時,適合用柔緩的旋律來平息。
當然,每個人感覺各異,對音律的理解不同,別人覺得感動的,您也許毫無感覺。所以,用您的心去選擇屬於您的音樂和節奏。能感動您的,就是您的財寶。不要去管它是來自於貝多芬,還是周傑倫。
上班的時候,我是迎著朝陽大踏步前行,我就愛聽節奏歡快的進行曲;晚上回家的時候,月明風清,我就喜歡一些抒情的流行樂。通常幾首曲子還沒聽得盡興,已經不知不覺回到了自家的門前。
3.不生病的智慧之一——少做勉為其難的事
前些天我與一個同事在網上聊天,同事誇讚我有大智慧。我到底有沒有,自己也不太清楚。有時大家都認為你有,好像你沒有也有了。只因寫了一本書,本來再平 常不過的我——以往讓左鄰右舍都覺得是個不學無術的傢伙,居然被許多人視為了天才。就像馬三立先生在相聲中所說的,「弄得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吃幾碗乾飯 了」。
很長時間沒有寫什麼文章,有人說我是在磨礪修為,厚積薄發;有人說我是江郎才盡,文思枯竭;也有人說我已投身商海,腐化變 質矣。唉,有了點小名,自然也就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