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鄧伯誠居是書二譯:
接到你的信,讀了之後覺得心神暢快。蘧伯玉將近五十歲時,能夠知道自己四十九年來的過失。孔子快要七十歲時,還希望老天爺多讓他活幾年,好來學易經,以免犯大的過失。儒家的聖賢之學,沒有不在起心動念的地方下工夫的。然而近代的儒者,只知道學詩詞文章,對於正心誠意的事,完全不講究。因此他們雖然每天都在讀聖賢書,卻一點也不知道聖賢寫書訓導世人的用意。而他們口裡所說的,和身體所行的,與聖賢所說所行的,猶如光明與黑暗的不相融和,方形和圓形的不相切入,更不用提在微細處的修為了。佛經教人們要經常懺悔,以便能夠把無明斷除乾淨,而成就圓滿的佛道。雖然彌勒菩薩都已經證到等覺的地位了,都還從早到晚,禮拜十方的諸佛,以期望把無明斷除乾淨,證得圓滿的法身,何況是在下位的眾生。
而博地凡夫通身都是罪業,卻絲毫不生慚愧心,不修懺悔法。雖然凡夫的一念心性,和諸佛是平等的,然而由於煩惱及惡業障礙遮蔽了心性之源,以致於真心不能顯現。譬如又大又圓的寶鏡,無始劫來沾滿了灰塵,不僅一點光明都沒有,連銅的鏡體都看不出來了。若是知道這個全體沾滿塵垢的鏡子,具有照天照地的光明,人們就會用力磨擦,每天不停的擦洗,這樣銅鏡的本質就會露出來。於是又再加緊用功磨擦,這樣銅鏡的光明就漸漸發出來。雖然光明已發,磨擦卻要更加熱切,等到功力達到極點時,污垢全部去掉,光明完全恢復,這時大圓寶鏡就能照天照地,成為世間的珍稀寶物。要知道銅鏡的光明,是鏡子本身就具備的,不是因為磨擦才有光明的。如果不是鏡子本身就具備的,而是由於磨擦才有的話,那麼磨磚和磨石,也應該會發光才是。不過又必須知道,這個光明雖然是鏡子本身所具備的,然而若是不加以磨擦的話,鏡子就永遠沒有發光之日。
眾生的心性也是如此,雖然和佛是平等的,然而若是不改惡修善,背塵勞合覺悟的話,那麼自性本具的功德,就永遠也不能發出來。卻反而用本自具足的佛性之心識,去造作長劫沈淪苦海的惡業。好比在黑暗的屋子裡,去碰觸到寶貝,不僅得不到受用,反而因此而受傷,真是可悲哀啊。念佛這一個法門,是背塵勞合覺悟,返回根本,歸向元始的第一妙法,對於在家人而言,更是親切。因為在家人身在世俗之網上,事務多得很,想要收心參禪,或在靜室中誦經等,不是環境不允許,就是能力做不到。只有念佛這個法門,最為方便,只要早晚在佛像前,隨自己的時間和能力,禮佛念佛,回向發願。除此之外,不管是行住坐臥,語默動靜,穿衣吃飯等,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都可以念佛。
在乾淨的地方,恭敬的時刻,出聲念或默念都可以。如果在不乾淨的地方(譬如上廁所),或不恭敬的時刻(如睡覺或洗澡等),只可以默念,不可以出聲念,而並非說在不清潔的地方和不恭敬的時刻不能念佛。因為睡覺時出聲念佛,不僅不恭敬,而且又傷氣,久了之後還會生病。而默念的功德,和平常出聲念是一樣的,所謂心念所在之處即是,倉卒的時候也如此,受困挫折的時候也如此。
你既然能夠發露罪過而懺悔,這是最容易和淨土法門相應的了,正是所謂心清淨的話,佛土就清淨了。然而既然知道過失,又肯發露懺悔,就必須要改過遷善。如果不改過遷善的話,那麼所謂的懺悔,都只是空談而已,是得不到真實利益的。
你說想要不貪圖身外之物,只想專心念佛,然而卻無法一心專念。如果心不能專,要它專,心不能念,要它念,不能一心,要它一心,這也沒有什麼奇特奧妙的方法,只要把一個死字,貼到額頭上,掛在眉毛上,就可以了。
心裡要常想,我某人從無始劫來,一直到今生,所造作的惡業,有無量無邊。假使惡業有形相的話,十方的虛空也容受不了。我又何其幸運,今世得個人身,又能聽聞佛法。如果這輩子再不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淨土的話,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