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
第六。《涅槃經》云:「阿難尊者困厄於魔境,文殊菩薩前往救度。」《大品般若經》云:「魔王變作佛陀等形相,而人們不能了知。」《優婆麴多經》云:「魔變作佛之形相,而尊者卻加以頂禮。」
疑惑曰:阿難尊者證得預流之初果,尚且會被魔所困擾而使其心念狂亂,釋迦牟尼佛使令文殊菩薩前往救度,然後恢復其本心。此外魔能化作佛身,為人說法,而根行較淺的菩薩,皆不能覺知。再者優婆麴多尊者,其修道之成就已經能夠窮究無學阿羅漢之果位,見到天魔變作佛陀之身,不免也要歸依於他。如今想要觀想阿彌陀佛,而臨命終時見到佛來接引,此皆是天魔所化之境界,豈可以依止憑藉呢?如果臨終所見的佛是真實的,那麼念佛便是特別切要之妙藥;可是如果是遇到魔所化之身像,那麼便虛妄而入於邪途之流,我人心中有疑情未能消除,必定祈求師父您會通說明。
會通曰:大覺世尊權巧應化之身形,其神偉的身像挺拔高聳。天魔雖然能夠矯變形體而混亂之,然而其身像是有懸殊之差別的。佛陀經過無量累劫精勤修行,殊勝之因行圓滿顯著,其果地成就萬德莊嚴,佛陀相好光明超越奇特,豈有下劣的弊惡之魔,能夠倫類而比擬呢?何以故呢?釋迦如來體相莊嚴紫磨金色,三十二相圓滿具足而光明炳然,其皎潔清淨猶如明珠,光明照耀超過踰越於一萬個太陽。魔王縱使能夠假變形相,種種莊嚴之相也不能成就。其事相就如同低劣的凡夫,而比方於富貴的王者宰官。
阿難尊者權巧示居為小乘聖者,其形跡示現為預流之初果。可是如果考據其真實之修行,其實久遠以來已經登於初地菩薩的階位。阿難尊者憂慮佛陀滅度之後,修習禪定的徒眾,因為邪魔而破壞其清淨之心,然而卻沒有方法可以制伏魔境,所以阿難尊者示現被拘於邪魔之羅網,於是祈請釋迦牟尼佛加持威德。佛陀的神咒既然已經宣說了,則便作為興起教化之緣由,令佛陀的妙法廣泛流傳於後代,使學佛之人可以摧伏邪魔。並不是阿難尊者這位聖人,真的被困厄於邪魔之羅網也!
《大品般若經》云:「天魔變作佛身,迷惑於下根凡夫,淺根修行的菩薩,不能了知。」者。當釋迦牟尼佛說大品般若之時,尚未說明辨別有些教法是因權巧而起,而在《涅槃經》的法會當中,因此有菩薩祈請而為大眾演說。迦葉祈請世尊而言:「佛陀說法和天魔波旬說法,云何能夠分別而知呢?」釋迦牟尼佛說:「譬如小偷狗賊,夜間入於人的屋室之內,其家中之奴婢佣人,若是能夠覺知之後,很快小偷便自然退去。修行之人亦是如此,既然已經入於佛家,而能善護甘美的飲食法味,不應憶念邪魔雜染。佛陀不可思議之形狀,殊勝奇異端正莊嚴,天魔來混濫正法,應當善加分別。佛陀眉間的白毫相,乃是右繞而盤旋,外表實在中間空虛,白色的光明流散照耀,其光明映照晶瑩純潔,清淨無染猶如琉璃。其面貌圓滿光明,猶如聚集很多的太陽光明。頭頂上的肉髻高大明顯,其頭髮乃是紺青色。一根頭髮一個螺旋,右旋而婉轉環繞,如果目睹了此殊勝之相,都是真佛之形象,若是異於此開示之形相,並皆是魔也。」
而說優婆麴多尊者不能認識魔者,尊者優婆麴多,出生居於釋迦牟尼佛之後,依佛次第而傳法,為第五代祖師,一生說法度人,其數極為眾多。魔王厭惡其說法度眾,因此在其說法會上雨落天華,擾亂動搖大眾聽法之心,使其大眾心中不能領悟佛法。魔王又想要更再迷惑尊者,於是施以眾寶天冠,優婆麴多聖者垂慈哀憐,悲愍而接受其寶冠。尊者因此告訴魔王曰:「我承蒙釋迦牟尼佛的教法,認識仁義也知道感恩。」尊者又云:「你既然施予我寶冠,我也有寶瓔珞來相答謝。」優婆麴多聖者於是乃取人蛇狗三種死屍,變化而作寶瓔珞,繫於魔王的頸部之下。
天魔波旬於是心中歡喜慶賀曰:「優婆麴多聖者,其不可思議之神力難以稱名,教化引導一切之根機,使這些人很多都能證果而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