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出家與個性
淨宗法師

上人說:「出家人最好不要有個性。」
初聞此語,不覺一怔:人怎麼可能沒個性呢?那些有能力的人不都是個性很鮮明的人嗎?
轉而一想,上人說的話實在是妙!妙!太妙了!
個性是什麼?個性其實就是一種自我意識,一個人「有個性」其實代表這個人有強烈的我執。
與個性相反即是共性。一切萬法共性是什麼?就是佛性!法性!空性!
佛菩薩有個性嗎?沒有!他們完全證入佛性、法性、空性。眾生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而為說法,為男為女,無所不變,又哪裡有個性呢?
出家人最好不要有個性,是鑒於以下理由:
一、 佛法的教理否定個性。佛教以萬法因緣生,並沒有一個獨立的實體,也就是說絕對獨立的「個體」是不存在的。「個」既不存在,「個性」也就談不上了,如龜毛兔 角。以佛法來說,萬事萬物只是緣起性,緣起性即是空性。這是從絕對面上說的。從相對面上說,緣起的萬法,各有差別,不妨說有各自的特性,但這一切都是無常 的,如果執著它、堅固它、強化它,認為實有,就成為虛妄顛倒了。
二、佛法的修行磨滅個性。修行人,不論是聖道門還是淨土門,越來越沒有脾氣,越來越沒有個性,初如堅石,後似柔水,才算正道。修行的過程,就是磨滅個性的過程,直至個性淨盡,佛性全現,圓滿成佛,隨類應化。
三、僧人的儀相削弱個性。俗人為強化個性,往往會在衣服頭髮上做文章,以奇裝異服、古怪髮式標顯自己。出家人一律光頭,統一袈裟,著壞色衣,幾千年不變,一加入這個隊伍就如同一滴水入大海一般失去了原有的自己。外來的人初入寺院道場,見清一色的出家人,真是難以分辨。
四、 僧團的生活淘汰個性。同一信仰,同一修持,同一作息,同一規矩,同一待遇,沒有私產,不懷我心。僧團的同一運作如同大冶爐,正是要汰除個性的雜質,鑄就團 體的精粹。故在大叢林、大道場磨礪久的人,自然顯出一種出家人溫和安詳的氣質,隨遇而安,謙遜有禮,可左可右,能上能下,人們也就很難在他們身上發現張揚 的個性了。
五、 彌陀的名號消融個性。每天念的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真是奇妙!智者愚者、強者弱者、蠻橫者馴服者……男人女人、老人小孩、中國人外國人……不論是誰,一 旦念佛,一旦進入這句名號,他的個性就沒轍了,使不上勁了,泯滅了。大聲小聲、長聲短聲、出聲默聲,一切不論,只要念佛就完全歸入一句名號,任憑這句名號 顯現,個人起不了作用了。不信你試試:你再大聲,它還是一句名號,名號遍滿法界,你聲大能傳多遠?你是孫悟空,一個筋斗雲,十萬八千里,上天入地,翻江倒 海,它還是一句名號,既逃不出,也動不得;你智慧廣大,學富五車,才高八斗,它還是一句名號,智慧一點也幫不上忙,一點也派不上用場。愚者、智者,念佛平 等往生。豈不是一入念佛,所謂的個性就通通消融,化為烏有了嗎?因為名號就是佛性,入佛性即滅個性,如光來暗滅,真是不可思議的大奇妙啊!
出家人,出家的念佛人,念佛的出家人,還要強調個性嗎?
沒有個性的人心柔軟。有十分個性,便有十分剛強;消一分個性,便增一分柔軟。
沒有個性的人恆順眾。凡夫眾生誰沒有點自己的個性脾氣?不過站在他人的立場,恆順眾生的需要,不放任自己的個性罷了。
沒有個性的人眾歡喜。沒有個性,並非懦弱無能。耍蠻使性,誰還不會?想一想,團體當中,人緣最好的都是那些沒有個性的人。他們總是在人群中隱沒了自己,從來不出頭招風,但卻深深地獲得大眾的敬愛。
有個性的人多煩惱。因為他時時要照顧他的個性,警惕他人冒犯。
有個性的人難相處。因為說不定惹了他的個性,比觸犯他的親生爹娘還讓他生惱。
有個性的人易惹事。在人群中,沒有個性的人好像一部收拾得乾脆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