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緣苦眾生
慧淨法師

第一、菩薩所緣,緣苦眾生
我們雖是 佛教團體,但不以擁有教團、研究佛學為目的。學佛人不論所學是聖道門或是淨土門,其目的都在於「上求菩提,下化眾生;而上求菩提的目的,是為了容易度化眾 生」。因為一切眾生,都沉溺在苦惱的大海中,可謂眾苦充滿、苦海無邊,有的人茫然無知,有的人恐懼不安,因此都需要法音的喚醒,都需要彌陀的安慰。經典上 顯示彌陀的悲願說:「眾生苦惱我苦惱,眾生安樂我安樂」,又說:「荷負群生,為之重擔」、「一切恐懼,為作大安」。而我們的教團正是以彌陀為中心的淨土教 團,因此,教團的職事幹部都要深刻領悟彌陀的大悲,秉持彌陀的大悲精神,設身處地存念眾生的苦惱,以眾生為念。經典上說:「菩薩所緣,緣苦眾生」,諸佛菩 薩,心心念念,都在於苦惱眾生,時時處處都要拔除眾生的苦惱。
人 生很短,在幾十年短暫的人生中,能夠遇到佛法,尤其是遇到阿彌陀佛主動積極、平等普救的法門,進而為這法門「自信教人信」,做彌陀的使者,弘彌陀的大願, 是何等稀有難得可貴,正所謂「百千萬劫難遭遇」。因此,大家應慶幸、珍惜這百千萬劫難遭遇的佛緣,好好使用短暫的人生,為彌陀普救的法門而奉獻,心心念 念、時時處處都以眾生為念,猶如「菩薩所緣,緣苦眾生」。如此,假借短暫的生命,作無盡的奉獻,便能獲得人生最高的價值,因為我們為眾生所做的,點點滴滴 都如同彌陀所做的。
當然,我們都是凡夫,往往也會在某種境緣之下,善心冷卻,願心倒退,這時若想到「菩薩所緣,緣苦眾生」、「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則願心便會堅固,善心更能增長。
第二、和顏愛語,下心含笑
「和顏愛 語」出自《無量壽經》,原文是「和顏愛語,先意承問」,這兩句經文是在說明阿彌陀佛因地修行,對眾生親切體貼、柔善謙遜的大悲言行。「下心含笑」出自《地 藏經》,原文是「下心含笑,親手布施」,這兩句經文是佛陀開示一位國王布施時所應抱持的心態與做法。這幾句經文對我們學佛人,尤其身為職事幹部,是很好的 開示,可作為我們為人處事、服務大眾的方針。
「和顏」:溫和的、和藹的,甚至微笑的容貌,給人感覺親切、感覺安心,不會令人見而生畏,甚而覺得拒人千里之外。有句話說:「主婦的笑容,是家庭的光明。」的確,家庭主婦,相夫教子,主掌中饋,如果親切和藹,笑容滿面,會給家庭帶來和氣,帶來溫馨,帶來光明。
「愛語」:體貼、關愛、充滿為對方設想而又柔順的語言,能令對方歡喜、窩心,使得對方感動、感激,容易接受我們的服務,樂意聽從我們的領導。
「先意承問」:設身處地為對方設想,不等對方開口,預先通達其心,了解其意,而主動積極地垂詢對方的需要,解其苦惱,滿其所願。
希望我們大家都能學習彌陀「和顏愛語,先意承問」的柔順謙下之德。
「下 心含笑,親手布施」:以謙下柔和的心腸,慈悲關愛的笑容,親手普遍地布施貧窮而又下賤的眾生。凡夫都有貢高我慢心,尤其貴為一國之王;然而國王布施貧困百 姓,不但放下國王的身段,而且用謙卑柔軟的態度,和藹可親的笑容,直接親近百姓,作親手的布施,並且敬重對方,毫無高慢心。這種真心、愛心、謙敬心,不但 令人容易接受,更令人動容、感念、懷念、永誌不忘。謙敬能夠聚德,招來福報,古人云:「人能謙下如谿谷,則德常在不離己。」
又,微笑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也是人與人最好的溝通橋樑。時常笑臉迎人,必是最有人緣的人。
希望我們職事幹部們為同修、蓮友乃至教團之外的人服務時,都能主動積極,都能「和顏愛語,下心含笑」。
第三、任勞任怨,無怨無悔
任勞不任怨,有功無德;任怨不任勞,有德無功;
任勞任怨,有功有德;不任勞不任怨,無功無德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