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家成愛心教育
2012-5-4 23:24:39
鄭家成,新世界主席鄭裕彤的幼子,世俗人所謂的富豪第二代。
這篇訪問在他的辦公室進行。辦公室寬敞明亮,大班桌堆滿了文件。
鄭家成從文件堆中走出來,穿的竟然是T恤、短褲、波鞋,而這天可不是便服日。
鄭太說:他要非開會,就是如此裝扮,方便隨時可以行山。
當他行山時,把握時間,同時在學習佛法。
鄭家成很忙,看見他辦公桌上的文件可思過半。儘管如此,他不放過任何時間收聽佛學錄音帶。文件堆上的當眼位置,放著一條毛巾與一部卡式錄音機,那是他的行山必備雙寶。
是甚麼佛學錄音帶?說來真虧他苦心,原來鄭太不斷在上課學佛,而課堂錄的音,就成為鄭家成的「遙距學習」教材。他甚至派他的秘書上佛學課、聽經,為的是替他錄音。
鄭家成夫婦都是佛教徒。普遍而言,通常是妻子信了佛,然後影響丈夫,不過他倆的情形剛好相反,還是鄭家成影響太太與佛法結緣。
助妻子結佛緣
話說鄭家成與太太拍拖初期,聖誕節時登上山頂,俯瞰太平山下、維多利亞港醉人夜色,只見閃光燈此起彼落,拍攝聖誕燈飾,氣氛想必浪漫吧。豈料鄭家成如此反應:「其實人的生命就等於這些閃光,一剎那而已。」
這句並不浪漫的說話,令當時仍未成為鄭太的李醫生印象深刻。
「做醫生的,每天看著生老病死,內心有很多很多問號。為甚麼會有生老病死?看見許多人病得實在很辛苦,為甚麼?若說世界有造物者,他究竟用甚麼標準決定誰該受病苦,誰又可以健康?如果說造物者創造世人、創造命運,那麼厄運與好運從何而來?有人說是考驗,為甚麼考驗這個人,又不考驗另一個人?準則在哪裡?」
多年的浸淫,鄭太的疑團逐步解開,明白這是業力,是人生的無常。「我們生活上面對的問題,醫生所面對的生老病死,佛教都有圓滿的答案,背後並沒有甚麼玄妙的秘密。要非與他拍拖、結婚,我不會有這個機緣去認識佛法,得到這個答案。」
鄭家成對佛學的興趣,影響了李醫生,他倆還曾經跟隨羅時憲老師學佛。
李醫生自幼接受英文教育,中文程度不高,初時聽佛學聽不懂,連殊勝、波羅密多等名詞也不明白,「只因為渴望想了解佛法,所以仍然堅持下去,聽了大概三幾年時間吧,直到羅公逝世。羅公知道我的中文底子差,便鼓勵我先讀歷史,從佛教歷史入手。又建議我看英文書,還記得有一本書名叫TheShortHistoryofBuddhism,還教我中、英文書一齊看,中文看不懂的,就翻英文。這對我很有幫助。」鄭家成事忙不能上課,就靠太太的筆記與錄音帶來補課。
結婚十二載,他倆組織了幸福的佛法家庭。而佛法的潛移默化,深入到工作、生活的小環節。
近年來,鄭家成致力發展惠州棕櫚島渡假村,總投資達十億元。二十七個洞的高爾夫球場,猶如一片綠洲,清幽寧靜。
「渡假村最大的目的並非讓人打球、游泳、玩樂,而是令人感覺到寧靜,因為我們平日工作已經很忙碌緊張,到處都是嘈吵的聲音,空氣又污濁,希望渡假村可以提供一個清淨的環境,置身此間,可以完全享受心靈的清淨。」
一切從心開始。
渡假村員工一百多人,還有許多頭貓咪狗隻。這裡頭,有個小插曲。「內地人沒有愛護動物的意識,貓貓狗狗不外是補品。」茹素多年的鄭太說來,難掩不忍,「看見附近的酒家有貓狗待宰,準備做補品,我們就買回來,放在員工宿舍,久而久之,員工都與這些貓狗結為朋友,都很愛惜這些動物,我想這便是一種愛心教育,把殺生的習慣變成護生的意識。」
渡假村的旁邊,有一個二十萬呎的綠色農場,是鄭家成夫婦的至愛。這裡飼養了牛、豬、雞、鴨。牛耕田,雞生蛋,豬糞做肥料,各司其職,牠們共同的命運是享受田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