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劍笙慈濟緣
2012-5-4 23:18:42


  好多好多年前,有一次,我經過澳門葡京門口,看到被簇擁著的龍劍笙走出,她站在台階上,我站在台階下,人家說:「阿刨呀!」我望著她笑,她也望著我笑。這是我們的第一次接觸。
  
  「原來龍劍笙在溫哥華做慈濟呀!」汪曼玲跟我說。她跟《溫暖人間》說:「訪問龍劍笙,要她講慈濟!」又來跟我說:「妳寫!妳是慈濟人,妳跟她講慈濟!」於是她替我約龍劍笙,我在指定的酒店大堂跟《溫暖人間》的攝影大師可人一起等﹔龍劍笙準時地從裏面走出來,臉上堆滿了笑,跟當年她在葡京門口給我的笑容一樣。這是我們第二次見面!
  
  信是有緣
  
  人跟人之間真的要講緣,我跟阿刨大概就因為她的笑,而結下了陌生又熟悉的好因緣。雖然我問她:「妳以前見過我嗎﹖」她說:「沒有。」我其實記憶裏也沒訪問過她,可是,因為她的笑,使我對她完全沒有了陌生感。
  
  很多人都說,阿刨很「低調」,很「不愛講話」。但我這次卻跟她聊了近兩個鐘頭,期間她又穿上我帶去的慈濟製服拍照,又跟我講她們以前在後台睡「帳篷」的往事﹔笑聲不絕,開心得就像兩個逃課的中學生。
  
  她都六十一了!不像吧!﹖
  
  我問她寫得嗎﹖她說:「無相干!」
  
  「妳真的不介意﹖」
  
  「不介意。」
  
  看她的樣子,不過四十來歲,又是幕前的公眾人物,年齡應該是神秘的,想不到她二話沒有。她還說,她在台上也還OK,唱功動作都沒走樣!看來是拜溫哥華好風好水所賜,再就是「善因種善果」了。
  
  常抱佛腳
  
  演藝界很多人都信佛,都跟這師那師,十分認真。但阿刨卻還沒有皈依。
  
  「我還站在門外,」她說:「我自問還沒摸到邊。」
  
  她覺得,要對佛經有一定的理解,要對佛教有一定的認識,才能去皈依。「我從小看媽媽拜佛,跟她去廟裏燒香祈福,所以每次有甚麼事,我都會禱告,請佛菩薩加持,但我沒有皈依。我也覺得,皈依只是個形式,心裏相信就可以了。」她但凡有事,必跟菩薩先要求則個﹔如這次要回來演出,就跟菩薩說:「請祢幫我順順利利平平安安做完這些場。」
  
  「好像我去老人院替老人家剪頭髮,就又跟佛菩薩說:『千萬千萬在我替老人家剪頭髮的時候,不要傷到老人家呀!』我是剪頭髮的初哥,那把剪刀那麼利,一個不小心,真的不得了。」她小心翼翼。
  
  這個「初哥」是恬妮把她帶去的。她在慈濟做志工,一直只限於做「食物銀行」,做了好幾年。每次恬妮要她再進一步,她就巴不得退一步。「我怕我做不來。如果做不好,不如不要做。」她怕看到別人的老苦病苦。
  
  傷心落淚
  
  早在阿刨初到溫哥華的時候,就有朋友邀她去做義工,但她總是推。
  
  「我很想做,可是我又很怕做。」她說她怕髒,怕看到人家生病,怕看到人家孤苦無依……。既然醫院、老人院都不敢去了,那還有甚麼是可以去的呢﹖朋友說:「食物銀行!」
  
  教會辦的「食物銀行」,專門由超市、餐館、人家收集各類食物,然後,每個禮拜四,就由慈濟人負責揀選分類,師兄們負責搬運,師姊們或洗或摘去蕪存菁,然後派給上門來領取的人。食物中有好有壞,有罐頭、餅乾、牛奶、雞蛋,還有各種各樣的瓜果蔬菜。「怕髒」的阿刨每次都挑最難最髒的活幹,比如馬鈴薯都爛了,她就第一時間拿來批,看到批出來的已經是幾分之幾的時候,就忍不住掉眼淚。問她為甚麼哭,她說:「那些來拿的人太可憐了。」
  
  問她:「不是怕髒嗎﹖」她說:「現在進步很多了!」但還沒進步到可以到醫院去。到老人院也只限於剪頭髮。
  
  藍天白雲
  
  恬妮在溫哥華做慈濟人做得非常落力,聽說她幾乎每天都會到慈濟溫哥華分會去當值。她對龍劍笙的推動也不遺餘力。阿刨說: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