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沙王的刑法
2012-5-3 14:50:02
  某年,釋尊住在王舍城的時代,瓶沙王祖先如何懲罰犯人呢?他的方法不過是用手猛打賊子的頭,嚴厲教誡一番而已。雖然這樣,盜賊卻羞愧難當,無異於死,以後再也不敢為非作夕了。到了他祖父時代,懲罰犯人的方法,則用灰土裏著賊盜,才放走他。雖然如此,賊子也十分羞愧,如同害怕處死刑一樣,以後再也不敢盜竊。到了他父親時代,懲罰犯人的方法,就是將他驅逐出城。雖然這樣,盜賊如同受死般,以後再也不敢做壞事。到了瓶沙王時代,懲罰罪犯的方法,就是將他驅逐到國外。
  
  有一次,一個盜賊幹了壞事,曾經七度被驅逐出國,但返國之後,又到村鎮一帶徘徊。有人把他抓來,送到王宮,稟告國王說:
  
  「這個傢伙雖然七次被驅逐國外,現在仍然潛回國內伺機而行。真是無可救藥的人。請大王嚴厲懲罰他。」
  
  國王召見群臣商議,而後下令:
  
  「把這個傢伙帶下去重罰一頓。」
  
  「大王,這個大盜,應該由大王親自定罪。除了大王,我們都不能定他的罪,以表示對王命的尊重。只要大王定罪,那就是永久的懲罰方式了。」大臣們懇求。
  
  「既然如此,就砍掉他的小指。」
  
  這是一項新的判決。侍衛立刻把盜賊帶下去,依照國王的命令,砍斷他的小指。但是,國王實是被群臣逼迫,才頒下這項判決,但內心對犯人有無限同情。後來,國王自咬小指,亦覺得痛徹心肺。他後悔這樣行刑未免太重,乃立刻書面通知大臣:
  
  「切勿砍掉盜賊的小指。」
  
  不料,書面命令為時太晚,犯人的小指已經被剁掉了。因為大臣回報說,執刑完成。國王聽了,十分後悔。
  
  「我恐怕是出生法王末期,與非法之王的始作俑者,存有仁民愛物之心,才是真正的王者,人間君王,會定剁手指的法律嗎?」
  
  國王陷入深深的自責與苦惱中,結果,最後決定去請教佛陀。
  
  國王先向釋尊至誠頂禮,之後,退坐一旁,懇切地向佛陀透露自己的苦惱:
  
  「世尊,我的祖先處罰犯人,僅用手掌責打犯人的頭頂;至今,惡法層出不窮,教化的力量日趨薄弱。出生這種時代,我謬為人王,不得不剁斷人民的手指。以示懲罰。我常常反省,覺得自己殘忍無道,十分慚愧。」
  
  佛聽了國王的懺悔,特地為他說法。國王聆聽佛陀開示後,治癒了自已的苦惱,向佛行禮後,欣然回宮去。
  
  待國王離去後,一群修行者問佛:
  
  「世尊,瓶沙王為何對於處罰人民的事,覺得惶恐呢?」
  
  佛說:「諸位修行者,瓶沙王從過去以來,就對處罰百姓的事,覺得惶恐了。」
  
  接著,佛又舊話重提。
  
  從前,迦尸國的波羅奈城裏,有一位名叫名稱的國王。該國王的工藝、音樂及其他各種技術都很發達,百姓都通曉這些技藝,生活安定。但是,凡無一技之長者,人人都認為他是傻瓜。此外,凡靠偷竊為生者,也被稱為愚者。
  
  有一天,一個青年偷竊被人發現了,大家把他捆綁送到王宮裏。
  
  「大王,這個青年作傻事了,請大王懲罰他,免得以後再作傻事。」
  
  國王看到這個小偷,反而覺得很為難,究竟要怎樣處罰他呢?事實上,國王無意處罰他。國王心想:「自古至今,也只不過出現一個盜賊而已。在我死以前,總不會出現一千個傻瓜才好。乾脆叫人把他留住看好。」於是,國王把他交給大臣:
  
  「如果這類的傻瓜多到一千人的時候,再來通知我,那時再舉行大會,你現在暫時把他留下看管就行了。」
  
  大臣奉命把傻瓜帶下去,暫時關在某處。
  
  但是,國王對於此事一直耿耿於懷。
  
  那個傢伙會不會餓死呢?為了以防心一,還是把大臣叫來問問看。
  
  國王即刻吩咐大臣,把那個傻瓜蛋帶出來:
  
  「你給我注意那個傢伙,不要虐待或侮辱他。你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