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豈可貪求無厭
2012-5-3 14:49:17
從前,釋尊住在曠野精舍的時代,一群修行者為了要在曠野上塔建五百間私房,乃沿街次弟敲門托缽,懇求捐助。
有一天早晨,一位修行者為了要建造自己的房舍,他披衣托缽,前往曠野的某村落。此時,適逢一個商人手持鑰匙,來到市場,準備開店營業的時侯,猛然看見遠處一個修行者,匆匆朝向自己的店走來,他立刻意識到:
「他一定是要募捐建造房舍,早晨尚未營業就來募捐,真是拿他沒辦法。我還是溜走為妙。」
商人趕緊關門打算跑回家去。修行者看他那慌忙的,心中有了計量:
「他一定看到我來,厭惡募捐而逃走,待我在路上阻攔他。」
他果然抄近路,出現在商人面前。
「喂!你別走嘛!我想借你的神力,支援我塔建房舍。凡是信奉佛法的人,都曉佈施有莫大的功德。世尊說,得讓不想聽法的人起慈悲心,再難也得設法說動他;要讓不肯信的人,起憐憫心,使他深信不疑,而行佈施。這是為什麼?目的在使諸位能於來世出生天界,不論姿色、壽命或眷屬,都能獲享安樂。待以後投胎人間,也能修學佛法增進功德,而至證悟。世尊曾作偈勸誡我們:
「佈施會得到善報,五欲都能心滿意足,
更能超越生死的流轉,進入覺悟涅槃的境界。
樂施好善的人,自能得到天神的護衛,
凡事均能如願以償,不會被群魔所擊敗。
德薄多苦惱,福厚方能除災難,
倘若福德鞏固,就能迅速得深厚的定力。
出生天界能享受快樂,投胎人間能自在,
由於佈施的功德,凡事都能順利如意。
基於佈施的功德,才能永遠脫離生死的苦惱,
得以進入涅槃境界,成為不生不滅身。」
修行者唱完這首詩偈,又繼續說:
「由於可知,只要你肯佈施,為我們建房子,就是莫大的功德。」
他無可奈何地佈施後,告別了修行者,一路上盤算著:
「如果開店營業,被那乞丐纏住,不但沒錢可賺,反而連資本也會被拿走。不如回家坐著,至少還能留住本錢。」
他放棄作生意的念頭走回家去。但是,妻子看他整個早上待在家裏悶坐,忍不住斥責他:
「怎麼這麼早就回來呢?這樣懶惰怎能扶養妻兒,繳納稅金呢?」
「你別生氣,請聽我解釋。今早上市場要開店時,一個修行者走來要募捐建房子,我尚未營業,反要先做佈施。我想這樣下去,恐怕連資金都要被募走,所以關店門回家,而絕不是偷懶休息。」
妻子知曉事情的經過,認為有理,也就默不作聲。
次日,舍利弗又來乞討。他挨家挨戶去乞討,很快就來到這位商人的家門前了。女主人一向很尊敬舍利弗,她一看用他來,立刻把食物放在乾淨的盤子裏,端到舍利弗面前,向他頂禮,恭恭敬敬地問候他,舍利弗也還禮,慰問她說:
「近況好嗎?」
「託福全家都平安,惟獨日子過得辛苦。」
「為什麼這樣辛苦呢?」
「聖者呵!家裏所需的衣食和稅金等開支,全靠丈夫到市場做買賣來維持。但是一出門,就碰到一群修行者來募捐建房舍,他實在難以拒絕。丈夫害怕連資金都要被募走,才乾脆關門回家來。不論什麼人來募捐,我都要拒絕了,因為我一向尊敬你,才敢以實情稟告。」
舍利弗很同情她,也為她說法,讓她心生歡喜,才返回精舍。舍利弗立刻將此事稟告釋尊,釋尊就把那個修行者叫來詢問:
「我聽會利弗說,你為了建房子,曾經向許多人強迫捐款,果真有這回事嗎?」
「世尊,是有此事。」
「這是不如法。你絕不能因為要建房子,就胡亂向人募捐。」
佛陀把他訓斥一番,才向其他修行者說:
「諸位,你們也不許向人募捐建房子,財物難得,佈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