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慧伽藍(德慧菩薩)
2012-4-21 23:37:43
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在歷史上曾經寺院遍佈,僧侶如雲。但在如此眾多的寺院中,只有一座是以個人的名字為號的,那便是德慧伽藍。德慧生活在公元五世紀未至六世紀初,是南印度人,於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出家,為唯識學派的著名學者,是唯識十大論師之一。其著作今存《隨相論》一卷。德慧伽藍則是人們為紀念他的功績而特意為他建造的一座寺院。
據傳,德慧生活的時代,印度摩揭陀國境內曾住著一位著名的數論派論師,名叫摩沓婆。他學究內外,名動當世,深得國王的崇信。摩揭陀王稱之為國寶,王公大臣視之為家師,印度諸國學者皆以之為前輩名流,皆以投其門下為榮幸。摩揭陀王為了表示自己的敬心,還特賜摩沓婆兩座城市以為食邑,為他高建城牆,遍起樓宇,請摩沓婆居住,坐享清福。
德慧在南印度聽到此事,心甚不服。他想數論派如此猖獗,其聲勢有壓倒佛教的危險,會危及佛教的傳法事業,便派人送信給摩沓婆說:「希望你身體健朗,無災無病,於三年之內不憚勞苦,認真研究你所學的數論。三年後,我當來此與你辯論,摧破你的聲名。」從此,德慧每年發信一封給摩沓婆,提醒他不要忘了論辯之事。比及日期將近,德慧又派人送信說:「敢問三年來學業如何?時日已近,我就要到了,請你做好準備。」
摩沓婆連續接到德慧的挑戰信,確實做了些準備,但並不是準備學業,以便與德慧論辯,而是發布行政命令,嚴禁自己食邑之內的居民住戶接待、留住外來的佛教僧侶。摩沓婆早就聽到過德慧的名字,他知道此人聰慧敏達,學通三藏,又值青春年華,精力充沛,以自己的老邁之軀,無論如何是辯不贏德慧的。他宣佈上述禁令,是想給德慧來個閉門羹讓他找不上門來。那樣的話,辯論自然無法進行,自己的名譽便可保之無恙了。當地居民需要仰仗摩沓婆才能維持生活,自然絕對遵守摩沓婆的命令。所以,當德慧不遠萬里來到摩沓婆食邑的時候,大家都不敢接待他,反而把他趕出城外,驅逐他到城外的森林之中。
森林是野獸的王國,德慧所入的那片森林更是猛獸成群,常有往來行人遇害。有一位長者,心地慈善,見德慧誤入危險的森林之中,恐其為野獸所傷,便拄杖來林中尋找德慧。他對德慧說:「聽說有位德慧菩薩將來此辯論,此邑的主人心裡害怕,便發下嚴令,不許居民接待佛教僧侶。所以,你今天就被趕出來了。但你所進的這片森林卻是野獸出沒之地,你初來此地,不熟悉周圍環境,我怕你被野獸害了,所以特意前來告知。你還是趕快離開此地吧!」德慧感激老人的好心,便對他說:「老人家,你所說的德慧就是我,我就是來此地辯論的人。」老人一聽眼前這位年輕和尚便是大名鼎鼎的德慧,崇敬之心油然而起,便把他領到安全的曠野之中。他讓德慧休息,自己則點起火堆,手持弓箭,在周圍守護了一夜。第二天一早,老人喚醒德慧說:「該走了。走晚了被人發現,你就危險了。」德慧對老人感激不盡,便隨老人一起離開摩沓婆的地邑,來到了摩揭陀國王都。
入城之後,德慧尋到摩揭陀王宮,對宮門衛士說:「相煩通報一聲,說有德慧自南印度來,是佛教僧侶,要與摩沓婆進行辯論。希望國王允許,並給安排一下。」摩揭陀王聽後,心裡好不吃驚!他想:這人真是瘋了,竟敢來和摩沓婆辯論,那不是有來無回嗎?他可不知道摩沓婆的恐懼,便立即答應了德慧的請求,安排起辯論會場來。一切準備就緒,國王派人至摩沓婆處送信說:「有一位沙門前來辯論,現已一切準備就緒,只等你前來赴會了。」摩沓婆一聽,急忙向使臣說:「所來之人,可是南印度的德慧?」使臣回答:「正是此人。」摩沓婆心中立即懊喪萬分,心想自己的如意妙計終究還是算漏了一步。然而,王命所至,不敢有違,摩沓婆只好硬著頭皮前來赴會,勝敗卻只好聽天由命了。
摩沓婆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