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簡介
2012-4-21 23:28:44
         
大迦葉
大迦葉(佛陀的大弟子 《頭陀第一》)。 釋迦牟尼佛有十大弟子,他們是:一、大迦葉,二、舍利弗,三、目連,四、須菩提,五、富樓那,六、迦旃延,七、阿那律,八、優波離,九、阿難,十、羅侯羅。大迦葉是十大弟子之首。 梵文:Kasyapa,稱大迦葉,或稱為迦葉、迦葉波、迦攝波。古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人。少欲知足,常修苦行,故稱為「頭陀第一」。「頭陀」是梵文:Dhuta 的譯音,意為:「抖擻」,就是清心寡慾,掃除世間塵垢煩惱,是佛教的苦行之一。大迦葉跟佛陀以後謹守佛陀的旨意並虔誠的專修苦行,深受佛陀的信任,當佛陀預感不久人世時指定彌勒菩薩於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後接替他為「未來佛」的同時,令指定以大迦葉為首的四弟子(另有:君屠缽嘆、賓頭盧、羅侯羅)為「四大聲聞」,繼承佛陀的事業弘揚佛法並在將來輔佐未來的「彌勒佛」。他是佛教第一次結集的召集人。釋迦牟尼涅槃後的第二年的夏天,大迦葉將所有的弟子召集到王舍城靈鷲山集合,彙編釋迦佛祖的遺教,全部彙編整合完成由阿難誦「經」、優波離誦「律」、富樓那誦「論」。這就是所謂的「三藏聖典」。因而有第一祖師之稱。對於佛法的流傳,有極大的功勞。                 
目犍連
目連(神通第一)。 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梵文Mahamaudgalyagana的音譯。或為摩訶目犍連、目犍連、大目犍連。號稱「神通第一」。古印度摩揭陀國土舍城人。從釋迦牟尼佛出家,成為釋尊的十大弟子。以神通第一著稱。後被反佛教的婆羅門打死。在佛教雕像中,常侍立在釋尊左邊。相傳其神通廣大,以「天眼通」看到他的母親在地獄受苦,在七月十五按佛陀的意思設盂蘭盆供奉十方僧眾,在他們的幫助下入地獄救母,由此,佛教有「中元節」。                   
富樓那
富樓那(說法第一)。 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梵文Purna的音譯。是富樓那彌多羅尼子(Puramqitrayaniputra)的略稱,意譯為滿慈子。迦毗羅衛人,國師婆羅門之子。先與朋友出家修苦行,釋迦成道後,前往歸依,善於分辨佛義,廣宣法理,被稱為「說法第一」。富樓那能因人施教,見一種人說一種法,在他的解說後人們都為之折服,從而皈依佛門。富樓那精進修持,不懈不怠,宣揚人生真理教化眾生,在說法人當中最為第一。                 
須菩提
須菩提(解空第一)。 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梵文 Subhuti 的音譯。或為須浮提、須扶提等,號稱「解空第一」。古印度拘撒羅國舍衛城人。從釋迦牟尼佛出家,成為釋尊的十大弟子。以解空第一著稱。須菩提每次化緣都去有錢人家裏化緣,因他同情窮人的貧困,而大迦葉卻向窮人化緣,因大迦葉要給窮人集善的機會。後來佛陀知道後斥責他們的心不均平,不合佛家法規,從此,和尚化緣不在擇富挑貧。                   
舍利弗
舍利弗(智慧第一)。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梵文Sariputra的音譯。或譯作鶖鷺子、舍利子。號稱「智慧第一」。初從六師外道的刪闍那毗羅胝子出家,後因聽到馬勝比丘說因緣所生法的偈頌,改學佛法。由於他持戒多聞、敏捷智慧、善講佛法,因此很快成為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               
羅侯羅
羅侯羅(密行第一)。 釋迦牟尼佛的唯一的兒子,也是釋迦牟尼的「四大聲聞」,和「十大弟子」之一,是佛陀做太子時和妻子耶輸陀羅所生。為梵語Rohula的音譯。又為「羅護羅」,意為「覆障」、「障月」、「執月」的意思。因為他是在月蝕之夜出世的。 當太子的佛陀因為有了兒子很歡喜,因為佛陀的父親淨飯王不至因他的獨子釋迦牟尼出家而王室無後。佛陀就在兒子出世的第七天騎著白馬出家了,從此,羅侯羅就在沒有父愛的環境下過了他的童年。 佛陀成道後的第三年,回到他的家鄉時,佛陀的妻子和羅侯羅沒有去迎接佛陀,當耶輸陀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