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花心傳的大迦葉
2012-4-21 23:26:04
摩訶迦葉又叫做大迦葉、迦葉波,意思是烏龜,又翻譯成飲光。傳說他的祖先在修煉時,有一隻具有靈性的烏龜背負著玄妙的圖案而來,因此得道,所以以龜作為姓氏。又傳說上古時代曾有仙人能吸取日光,平時隱藏著,見不到任何光芒,但是如果顯現的話就會全身光輝明光,迦葉是這位仙人的後裔,所以也用飲光為姓氏。他出生在華波羅樹(即菩提樹)下,所以名叫畢波羅。在佛陀所有弟子中,姓迦葉的有五個人,其中只有摩訶迦葉可以單稱為迦葉。
大迦葉原本信奉外道,後來皈依佛門。他率領五百弟子,在韋提河邊的山中修行頭陀之道。頭陀指的是身上披著破舊的衣服,到處乞求化緣,餐風露宿、性情淡泊的僧侶。迦葉因為認真修行這樣的頭陀行,所以被稱為「頭陀第一」,非常受到佛陀的器重,嘉許他為「大行淵廣」。
有一次,天界之王在靈鷲山上向佛陀敬獻金色波羅花,請佛說法,世尊拈花示眾,並無所說。當時座下所有的弟子,都不明白佛陀這樣做含有什麼奧妙的道理,只有大迦葉微笑著,因為他領悟到佛陀的道理了。
佛陀說:「正道大法是無法用眼睛看出來的,只有涅槃寂靜的心才能領會。實在的法相其實是沒有法相,這是一門微妙玄通的法門,不加註文字,是用特殊的教法傳授的,我就將這些囑託給摩訶迦葉。」這就是心傳,即所謂靈山會上正法眼藏付囑的拈花微笑,就是禪宗最初的典故。
大迦葉最不喜歡住在竹林精舍或是祇園精舍過團體的生活,他喜歡的是在露天靜坐、塚間觀屍、樹下補衣。因而他認為住在屍臭或骸骨之中,對於修習無常、苦、空、無我、不淨觀等,更容易提起正念,精進思維。
大迦葉一向修習頭陀苦行,他不怕狂風暴雨,不懼日曬夜露,他枯瘦的老年之身,總是住在深山叢林的樹下,或是白骨遍野的墓間,對於他的頭陀苦行,任何人勸說,他都不停止。
大迦葉終於漸漸的衰老了,可是他對頭陀苦行的生活,是越過越認真。
有一次,佛陀也不忍他以衰老之年,還要生活在日曬夜露、狂風暴雨之中,想勸他中止苦行。
那時佛陀住在鹿母講堂,佛陀召見大迦葉。當時大迦葉穿著由破布縫補而成的糞掃衣,鬚髮長得很長,蹣跚的走來,這裡新皈依的比丘都不認得他就是大迦葉,看到他那儀容不整的形相,都投以輕蔑的眼光,甚至有人向前想阻止他走近佛陀。
佛陀知道大家的心思,很遠的就招呼道:
「大迦葉!你來啦!我留了半座在這裡,你趕快到這裡來坐吧!」
諸比丘聽佛陀這麼一說,嚇了一跳!想不到這位老比丘,就是大名鼎鼎的大迦葉尊者。他向前頂禮佛陀後,退下幾步說道:
「佛陀:我是您末座的弟子,要坐在佛陀所設的座位實不敢當!」
這時,佛陀就向大眾敘說大迦葉廣大無邊的威德,並且說他有如佛陀修道相等的歷程,今生如不遇佛陀,他也可以覺悟,證得阿羅漢。
佛陀告訴大迦葉,叮嚀他不要繼續苦行,把糞掃衣脫去,改穿信眾所供養的僧衣,靜靜的養老,不要過度疲勞。
雖然受到佛陀這麼高的慰勞,但大迦葉並不肯改變他的頭陀苦行,他向佛陀說道:
「佛陀!頭陀苦行在我並不以為苦,反而感到很快樂,我不為衣愁,不為食憂,沒有人間的得失,感到清淨解脫的自由。佛陀教法中的頭陀行門,就是一種最嚴肅的生活方式,能習慣於這種生活,便能吃苦,便能忍耐,便能甘於淡泊。佛陀!我為了直接鞏固僧團,間接的利益眾生,我歡喜願意不捨苦行,請佛陀原諒弟子的執著!」
佛陀聽後,非常歡喜,看看大迦葉,又看看諸比丘,說道:
「將來正法的毀滅,不在天魔外道的破壞,而正在僧團的腐化與崩潰!大迦葉的話說得很對,要弘揚佛法,讓真理之光永照著世間,則必先要鞏固僧團,要鞏固僧團,就必須過嚴肅的生活,我的正法,如大迦葉尊者,就能負責住持!」
「大迦葉!你好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