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將、高僧、慈悲人
師出家不久,僧難忽發,因以後曾經被誅的匪諜朱某人,為掩飾其潛伏工作,嫁禍大陸來台僧尼,媒孽是罪,遂將慈航大師及佛學院師生共十餘人(星雲法師亦在內),先拘留新竹、桃園,後轉押台北。師本不在傳訊之列,因見自己師父及諸法侶被拘,念及情同父子,願共患難,隨眾入獄。不二日,師被釋出,即發動友好,協力營救,解除僧難。
四十四年,內政部頒「不得新建寺廟,舊者重修亦須呈准」之行政命令,師時任中國佛教會常務理事,於內政部召集開會時,佛教僧眾,多憚於政府權威不敢出席,僅師一人與會,根據憲法,與之力爭,卒使此一違憲行政命令,停止實施。台灣寺廟能有今日之大興建設,未嘗非師之功也。
師與淨土法門具有夙緣,出家之後,博學三藏,行專淨土,日課念阿彌陀佛佛號萬聲,至老無間。一生本此自度度人,凡來請教者,無論僧俗,皆勸以發願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三十九年冬與四十一年夏,師曾先後在汐止靜修院及大湖法雲寺閉百日念佛關兩次,著有《百日念佛自知錄》行世。其平日不拘行住坐臥,佛號不離口,念珠不離手,即外出遊化時,於車聲隆隆中,更大聲念佛,雖全車之人,投以驚奇眼光,而念佛自若。又以併耳聽聲記數法,藉攝心念,此乃引用軍人併眼瞄準射擊法,移作併耳專注聽聞佛號。攝心記數,則以三三四合為十,逢十進數,口念佛號,耳聞佛音,記數於心,初三聲注入左耳,次三聲注入右耳,再四聲兩耳合聞,共為十聲,又左右耳各記三十聲,兩耳合記四十聲,共為一百聲。百則左耳記之,千萬億聲以此類推,得其傳授者,咸稱絕妙。惟朝暮課誦,師自知晚年出家,未諳梵唄,不能隨眾上殿共修,故多在旁殿自修,訂有課誦,寒暑不易,客中旅途,從不間斷。朝課念大悲十小咒、白衣神咒、《心經》及佛號。晚課誦《彌陀經》及〈慈雲懺主淨土文〉,至心發願往生西方,每念至「是日已過,命亦隨減......」時,輒聲淚俱下,精誠感人。
師先後應聘擔任豐原慈光寺、台中慈善寺住持,皆秉承 慈師素願,但司弘法利生,不問經濟人事,與兩寺住眾均能和合共處。師係軍人出家,對軍中道場之建立,更是熱心倡導,曾先後倡設東林精舍、紫林精舍、棲蓮精舍等,亦只任導師,接引軍中傷患學佛。又每自備經書、食物,往軍中弘法,情深袍澤,視同赤子,曲垂慈引,遍及全省。軍中信士,上至將官,下至士兵,皈依得度者,不計其數,對淨化士氣,安定軍心,有莫大貢獻。
師於四十七年冬,應台中靈山寺之請,主持佛七,領導念佛,開示淨土殊勝大義,每日參加念佛者約以千計,圓滿之夕,多至千餘人,適久旱天降甘霖,咸認為是念佛所感,而窗外及陽台上之信徒,寧淋雨佇聽,不願離去,其說法感人之深,有如此者。四十八年春,師抱病到新莊痲瘋病院棲蓮精舍主持佛七,甫三日而體力不支,遂入台大醫院檢查為急性腎臟炎,皆由過度辛勞所致。病少癒,即自動出院,仍到處講經、打佛七,友好徒眾多勸請休息,師則以「軍人當死在戰場,以效國家;僧人應死在法堂,以報四恩,我若能講經念佛累死,才心滿意足,庶不負己願與眾恩矣」而回報。足見師慈悲心切,度生用心之苦矣。是年五月,在慈航大師圓寂五週年紀念會上,師竭力主張應奉行遺囑擇期開缸,以滿眾願。當時與會出家眾多數反對,怕遺體腐壞影響佛教形象。師毅然力排眾議,打通內外障礙,終于是年五月十二日晨領眾開缸,而 慈師肉身果真不壞,固為道力所致,然若非師信心堅固,有先見之明,果斷作風,何得顯示眾生,轟動全球?開缸後,師為裝金、雕像、建紀念堂事,繁忙過度,加以睡眠不足,終又舊病復發,不得已,暫到台中慈善寺調養,繼入空軍總醫院割治小腸疝氣。出院後元氣大傷,體力頓減,然遇有弘化機緣,總不肯錯過,務滿請法者心願。徒眾們見師精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