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力量 
◎「除非你在觀想中取得進展,否則不要開口。」 
◎這是我的整個生活--捨離。這是免於業力相續的唯一途徑。 
◎「要怎麼做才能停止業力?」 
答:感情上的愉悅會導致欲望,欲望便導致貪婪,而貪婪又導致業力。業力導致生,生導致衰老、死亡、悲傷、悲歎、痛苦和失望。 
當你意識到欲望只是無明。無明是這條鎖鏈上的第一個環結,這讓你縛於生死輪迴中。獲得自由的唯一途徑便是「捨離」。 即便是逃避苦難的欲望也必須捨離。即使禪修的欲望也必須捨離。只是遵從戒規,這是擺脫自我的關鍵。 
◎沒有一種理想的化身,比丘們(修行者)不久就變得鬆懈。他們需要有個榜樣,需要一些能真正教給他們智慧的人,沒有這一點,教規將從內部變質。它很難從外部強制實行。 
◎「戒律」就是佛陀(住持、領導者)教法的特性,他知道怎樣才能推動這些比丘(常住、同修),使他們能夠發展心靈力量。 
◎堅守戒律得十種利益: 
(1)能令僧團和合、團結(異體同心)。 
(2)接引僧眾故。 
(3)調伏惡人(惡法)故。 
(4)可使慚愧者、懺悔者得安樂。 
(5)能打消現世的煩惱。 
(6)能打消未來的煩惱。 
(7)能使不信者信服(生信)。 
(8)能令已信者增進(精進)。 
(9)能令正法久住故。 
(10)能令清淨心不失。 
◎某些計劃是帶有明顯的政治傾向的,這種工作無論需要與否,它都不應該是那些獻身於佛法的人所應做的。這不是出家人的事。如果出家人變成政治宣傳者和福利工作者,這會使佛法墮落的。我們需要更多清淨的精神導師。 
◎所有因緣而生的事物都是無常的。所有因緣而生的事物都永不饜足。所有因緣而生的事物都是無我的。這就是佛陀所教導的佛法。 
◎一個出家人的理想是什麼?就是帶給村子裡的人歡笑! 
◎「我找到了我自己!」人是他自己命運的主人。 
◎任何惡事是本於以我執為中心的貪、瞋、癡。 
◎蓮花生在污泥中,仍然放出悅人的芳香,宛如佛弟子生在愛欲強烈的人群中,而能散發著慈悲與智慧的光芒。 
◎戰勝自己的人是最偉大的征服者。 
◎智者每天檢討他自己的言行。 
◎懺悔包括改過! 
◎變化與無常是生命的特徵。 
◎痛苦的根源是私慾、佔有、控制。 
◎寧靜來自內心,勿向外尋求。 
◎沒有貪愛和憎恨的人,就沒有束縛。 
◎貪心是最猛烈的火,憎恨是最壞的執著,迷惑和錯誤的見解是最難脫逃的網,愛欲是最難渡過的河流。 
◎放棄名譽欲、權利欲,尤其是所有欲,而立在絕對無抵抗主義上,為人類謀幸福之事,終是到解脫、涅槃之道,這是佛陀始終所說者。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