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寬心胸,像大海容納百川,像虛空容納萬物;凡事包容它,不要負擔它,自然就能消除壓力。

    拋棄名利,寬心自待的重要一點是來自于心態的平和,因為心態平和的人能把事情看開、看淡。因為大多時候,不是外界的名利束縛了我們,而是我們自己的心將我們自己框死。所以,要善于解放自己的心靈,讓自己跳出名利的圈子,從而使心境恬靜一點、灑脫一點。

    三伏天,禪院的草地枯黃了一大片。“快撒點草籽吧!好難看啊!”小和尚說。

    師父揮揮手說:“隨時!”

    中秋,師父買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種。

    秋 風起,草籽邊撒邊飄。“不好了!好多種子都被吹飛了。”小和尚喊道。“沒關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發不了芽。”師父說,“隨性!”小和尚撒完種子 後,發現飛來幾只小鳥啄食他剛撒下的種子。“要命了!種子都被鳥吃了!”小和尚急得要命。“沒關系!種子多,吃不完!”師父說,“隨遇!”

    半夜一陣驟雨,小和尚早晨衝進禪房大喊:“師父!這下真完了!好多草籽被雨水衝走了!”,“衝到哪兒,就能在哪兒發芽!”師父說,“隨緣!”

    一個星期過去了。原本枯黃的地面,居然長出許多青翠的小草苗。一些原來沒有播種的角落,也泛出了綠意。

    小和尚高興得直拍手。師父點頭:“隨喜!”

    “隨性、隨遇、隨緣、隨喜”概括了人生中多少自然規律,多少人生智慧!一切自然隨意,不為名利所擾,人生中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東西可以讓你寢食難安、愁眉不展。

    有一天,煩惱的少年來到一個山腳下。只見一片綠草叢中,一個牧童騎在牛背上,吹著橫笛,逍遙自在。

    煩惱的少年看到了很是奇怪,走上前去詢問:“你能教給我解脫煩惱的方法嗎?”

    “解脫煩惱?嘻嘻!你學我吧,騎在牛背上,笛子一吹,什麼煩惱都沒有了。”牧童說。

    煩惱的少年試了一下,沒什麼改變,他還是不快樂。

    于是,他又繼續尋找。走啊走啊,不知不覺來到河邊。岸上垂柳成蔭,一位老翁坐在柳蔭下,手持一根釣魚竿,正在垂釣。他神情怡然,自得其樂。

    煩惱的少年又走上前去問老翁:“老翁,您能賜我解脫煩惱的方法嗎?”

    老翁看了一眼煩惱的少年,慢聲慢氣地說:“來吧,孩子,跟我一起釣魚,保管你沒有煩惱。”

    煩惱的少年試了試,不靈。

    于是,他又繼續尋找。不久,他路遇兩位在路邊石板上下棋的老人,他們怡然自得,煩惱的少年又走上前去尋求解脫之法。

    “喔,可憐的孩子,你繼續向前走吧,前面有一座方寸山,山上有一個靈台洞,洞內有一位老人,他會教給你解脫之法的。”老人們一邊說一邊下著棋。

    煩惱的少年謝過下棋的老者,繼續向前走。

    到了方寸山靈台洞,果然見一長髯老者獨坐其中。

    煩惱的少年長揖一禮,向老人說明來意。

    老人微笑著摸摸長髯,問道:“這麼說你是來尋求解脫的?”

    “對對對!懇請前輩不吝賜教,指點迷津。”煩惱的少年說。

    老人答道:“請回答我的提問。”

    “有誰捆住你了嗎?”老人問。

    “沒有。”煩惱的少年先是愕然,而後回答。

    “既然沒有人捆住你,又談何解脫呢?”老人說完,摸著長髯,大笑而去。

    煩惱的少年愣了一下,想了想,有些明白了:是啊!又沒有任何人捆住自己,我又何須尋找解脫之法呢?我這不是自尋煩惱,自己捆住自己了嗎?

    人 們看慣了日升月落,春秋更替,習慣了一年四季的冷暖現象,卻很難看淡人間的悲歡離合、情仇恩怨,更難將傷心難過看得風輕雲淡。也許我們無法選擇人生的際 遇,我們無法改變週圍的人和事,我們也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