懺悔業障
各位,昨天講到運用佛法,消除人心貪瞋痴種種不良心理病態,自可取消社會罪惡,促進世界和平,只是就人今生行為的善因善果而言。但因果報應通於三世,即使今生止惡行善,但多生多世前由貪瞋痴所作種種惡業未消,仍然會招致種種苦惱與不幸,破壞幸福,障礙世界和平。因此,今天特別提出「懺悔業障」的問題,與各位討論。懺悔業障,可分為三點說明:
一、懺悔的重要
懺悔二字,出自佛經,梵文懺摩,意譯忍恕,即請求他人,容忍寬恕自己的過失。華言悔,是悔恨,悔改,屬於一種追悔罪過,立志改往修來的心意,華梵兼舉,合名懺悔。
人的一生無論是在思想、語言、或行動各方面,都不可能純善無惡,絕對無錯,除非聖人再來,或可例外。特別是當人受到環境衝擊,或事業上發生利害衝突時,往往喪失理智,做出不可理喻的錯事。即使能逃避法律裁判,亦難免受良心責備,遺憾終生,後悔莫及。若有機會接受善知識的勸導,說罪懺悔,何止解除心中郁結,還可滅罪生福,身心舒暢。
或有人說:我自少家教森嚴,品行良好;長大成人,亦能奉公守法,從不犯罪,何用懺悔?或說:我一生樂善好施,從來不作虧心事,又何必懺悔?其實,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何況我們生長在多災多難的時代,廁身於複雜的環境中,一舉一動,都直接或間接受到環境及他人影響,很可能做出直接或間接對他人有害無益的事而不自覺。凡損害他人的事,就是罪過,都應懺悔。何況我們多生多世以來,由貪、瞋、痴等不良心理驅使,亦可能作出種種惱亂他人的惡業,致使三世因果循環不已,六道輪迥,生死不息。雖然今生自問行為光明磊落,無愧於心,但誰能保證自己宿生不曾作惡?若不懺悔宿業,勢必從迷積迷,罪過日深,如人泥足深陷,無法自拔。
例如:小孩無知,犯了錯誤,若肯接受父母師長教導,改過自新,從此立品勵行,則其前途必然遠大。若不肯悔改,任性妄為,勢必淪為問題少年;何止自毀前程,抑亦遺害社會,可知懺悔對兒童,非常重要。
一般青年或因無知,或受環境感染,一時糊塗,觸犯法紀,或使用暴力,危害治安。若能及時醒覺,痛改前非,誓不再犯,自此發奮自強,立德立業,則不失為良好公民,社會中堅;否則,不受規勸,不知悔改,喪德敗行,無惡不作,何止要受法律懲罰,還要接受因果報應,所以懺悔,對青年人亦非常要。
至於老年人,更要檢討自己一生所作所為是否出錯?若能做到清夜撫心,自問無愧,固然可以心安理得;若因年少無知,曾經闖禍作孽,就應把握殘生,趕緊懺悔。否則「一旦無常到,方知夢裡人,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將悔之已晚。所以,懺悔對老年人言,更加重要。
可以說:懺悔是青少年洗除心垢的強力清潔劑;懺悔是成年人敦品勵行孕育新生的高級營養素;懺悔是老年人拋棄罪惡,創造未來幸福生命的指南針,亦是全人類滅罪生福、離苦得樂的無上法寶,是六道眾生,自救自拔,尋求解脫的主要力量。
從前有個青年,時常喜歡提出很多古怪的問題來考驗師傅的智慧,但每次師傅的回答,都令他敬佩不已。有一次,他在郊外旅行,看見一隻牛,在一棵大樹下,無論向左轉,或向右轉,都無法擺脫繩子的束縛。他想,這次師傅不在場,一定無法回答我的問題。於是他跑去問師傅:「如何是團團轉?」師傅說:「只因繩不斷。」青年人簡直懷疑師傅有天眼通,不然,怎知道是因繩不斷呢?
師傅說:你見的是事,我答的是理。因為六道眾生,被煩惱所牽,業繩所縛,輪迴生死不息。若非誠心懺悔業障,誓不再造,是無法截斷惡業繩索的束縛,將永困三界生死輪轉。由是可知,懺悔對於六道眾生的重要,所以佛在業報差別經中說:「若造重罪,作已深自責,懺悔不更造,能拔根本罪。」又在心地觀經說:「若覆罪者,罪即增長,發露懺悔,罪即消滅。」
二、懺悔的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