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
懺悔的方法很多,現分述如下:
(一)二種懺悔
一是事懺、凡決心懺悔業障的人,應先潔其心,淨其意,三業恭敬至誠,對被傷害的人,或對佛菩薩聖像前,披露罪過,陳說己非,表示悔意,求乞對方原諒寬恕自己的過失,並誓不再犯。或依古德所編製的各種懺悔法儀,頂禮受持,求佛菩薩,慈悲攝受,以消除多生多世,因身口意三業所犯之罪,著重於形式及行動的表達,故名事懺。
二是理懺、端坐觀心,知罪性空,不生執著,罪福之相,因而捨妄念,證實相理。所謂「罪由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滅罪亡兩皆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二)三種懺悔
一是作法懺、依法如儀,胡跪合掌,以清淨身心,在三寶前說罪懺悔,誓不再犯,能滅犯戒之罪。
二是取相懺、心運懺悔之想,求佛菩薩慈悲攝受,感佛菩薩,現身摩頂,以求感應,能滅煩惱罪。或選一種懺法,如大悲懺,淨土懺,水懺或梁皇懺等,定期於一七日,或三七日中,專心一意,如法修持,懺悔宿業,期感瑞應,名取相懺。
三實相懺,正心端坐,摒除妄念,觀無生法,念實相理,知罪性空,不生執著,故觀普賢經說:「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前二種是事懺,後一種屬理懺。
(三)五種懺悔法
五種懺悔法,又名剎利居士懺悔法,是佛在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中,為在家居士所說。在家佛弟子,無論貴為國王,大臣,或賤如貧民,若因貪瞋痴,作五逆十惡罪,或毀謗三寶,果報必墮三惡道。自救之法,是正心誠意,懺悔業障,力求止惡修善;不謗三寶,反而恭敬供養三寶;不毀正法,反而弘揚佛法;不障人出家修行,且恭敬供養;不但讀誦大乘經典,進而思惟第一義,實行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助長菩提,生菩薩法,是名第一懺悔法。
其次是孝順父母,恭敬供養師長,是名第二懺悔法。
「以正法治世,不邪枉人民」是名第三懺悔法。正法,指合情合理的法律,是適應時代環境,適應民生需要,又能維持秩序,令人安居樂業的法律。否則,身為國王,或執政長官,施行苛政,提倡邪見,或自我膨脹,專權橫蠻,或貪贓枉法,或枉殺無事,必受惡報,故應反省自責,誠心懺悔。
「於六齋日,敕令管轄區域力所及處,實行不殺」名第四懺悔法。齋,指過午不食,或八關齋戒。六齋日,指農曆每月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等六天。四天王巡視人間,或遣王太子下凡,紀錄人間善惡,作為賞善罰惡的依據。諸惡鬼神,亦於此六日伺機害人,主使疾疫、凶衰、擾亂人間。若人能於此六日,持齋持戒,修善作福,當令諸天歡喜,降福人間;鬼不得其便,自可消災解難,遇禍成祥。至於國家主管,更應於此六齋日,在自己權力所及地方,禁止民間殺生、食肉,以此功德,消除宿世殺業。
「深信因果,信一實道,知佛種不滅。」名第五種懺悔法。世事有因必有果,果必由因。如涅槃經憍陳如品言:「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此生空過,後悔莫及。」因果報應,通於三世,前生所作一切善惡行為,固然可以影響今世運程,而今生行為好壞,又能引生未來果報體的苦樂,故因果經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束,今生作者是。」若想離苦得樂,世世生生,幸福如意,當深信因果,止息妄念,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一實道」,指一乘真實之道,亦即是深信「眾生佛性本具,平等真實。」循此進修,必成佛道。
「佛種不滅」,意是指極惡眾生,雖斷善根,但佛性不滅,因緣具足,仍然可以成佛。凡能發大乘心,讀誦大乘經典,深信因果,信一實道,知佛種不滅,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者,皆名第五種懺悔法。
如佛滅度後一百年間,印度出現一位阿育王,自少性情殘暴好殺,父王駕崩,殺兄自封為王,任意殺害異母兄弟,及諸大臣;。又聽耆利言而造人間地獄,枉殺無辜。後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