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菩薩靈感記序二
聖印
觀世音菩薩,是佛教裏面以慈悲著名,與一切眾生結緣最深的一位大菩薩,據「法華經」記載有關此一菩薩的歷史:往昔菩薩身為凡夫,也即是在無始劫前,有位寶藏佛,當時,凡夫身菩薩也是一位相當人物,是轉輪聖王第一太子,他發心供養佛僧三個月,並且在寶藏佛前,發下菩提心,立了大誓願:如果有世界上任何苦惱眾生,稱我名號,為我天眼所見,天耳所聽,若是不能得到救脫的話,我就誓不成佛。如此的拯拔眾生之苦施與眾生之樂的宏大誓願,寶藏佛為之讚歎無已,因此為太子取了法名稱之為「觀世音」。
觀世音菩薩用他的天眼遙見一切娑婆世界眾生的苦難,用他的天耳遙聞一切娑婆世界眾生,因苦難而對他發出的呼援,而尋聲救苦,使得苦難得到解脫,離苦得樂,所以名為觀世音,這是從利他而得名。普門品上指出:「若有無量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其實這位大心的菩薩在無量劫以前就已成正等覺,那時號稱正法明如來,但是他誓願宏深,慈悲廣大,故此倒駕慈航,現種種不同身,用種種不同法,來救度一切信賴他的有情眾生。
其次,他又稱觀自在菩薩,或聖觀自在菩薩。自在就是圓通無礙,修養已到爐火純青,心無掛礙,安然無慮的地步的意思. 因此這個觀自在菩薩的聖號是從自利而得名,自未得度,安能度人?所以自利是必須的,不能自利,即無利他可言。然只求自利,獨善其身,即使了脫生死,也不過是個小乘行人,這不是大乘佛教的終極目標;大乘菩薩是不惟自利,如此實踐利生的事業,認為唯有眾生安樂,自己方有安樂,反過來說,眾生的痛苦一如自己的痛苦,所以為眾生謀福利是一種應盡的義務,菩薩具有崇高的意願,至誠的熱情,平等的愛心,從事利他的神聖工作,永無止境,雖死不辭。
「三十二應遍塵剎,百千萬劫化閻浮」這是菩薩隨機應化,大慈大悲的普門示現。我們平日所念誦的大悲咒,是千手千眼的觀世音,千手象徵菩薩的能力,如同千手在引接、垂濟一切的苦難者;千眼是表示菩薩的智慧具足,其智慧光芒可照千處。誠然觀音菩薩方便應化是無微不至,因信仰他得度的眾生難以計量。觀音菩薩的精神就是像蠟燭的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為了利他,不惜付出任何犧牲,這種慈悲的德性,足以代表佛教的真精神,佛教的偉大即是慈悲,如無慈悲,佛教即無存在的價值。所以,觀音菩薩值得我們崇仰,信敬,學習;他的德行實在是佛教徒的楷模。
觀世音菩薩恒念眾生致加救濟的慈悲,無時無刻不遍滿虛空,無所不在,而眾生的機感就好比是無線電收音機,要是具有信念的虔誠,即如同扭開了收音機的開關,於是立刻有悅耳的音波傳出,這就是說,我們與菩薩間,從心理學的觀點上來看,是彷彿心電交流的作用,只要真正起了對菩薩的信仰,是功不唐捐的。再舉例是說,菩薩對眾生的悲憫慈愛,可以以「悲心徹骨」來形容,也就是像慈母愛護她的子女,一切是無條件,是無限的真摯,她準備為子女付出無價的母愛,即使為子女犧牲也在所不惜,但是不能體諒慈母心的子女,卻離棄慈母遠走他鄉違背親情,這樣的話,又如何能得慈母的愛撫,枉令慈母痛斷肝腸而已!所以我們倘能體會菩薩的悲念,一如子女之憶念母親,我們敬仰她,依靠她,皈向她的慈懷,就能接受到她的愛撫,她的溫暖,所以我們虔誠稱念菩薩的聖號,就必然與菩薩感應道交,從宗教上說是靈性相呼,念觀世音菩薩得救,純粹是靈性與感性的必然結果,根本上是自然而然的事,並非迷信,不足為奇的。
其實我們相信觀世音,我們稱念觀世音;相信到頂點,稱念到至極,無形中我們自己也就與觀世音融為一體,我們的心中已完全淨化,再無污污,再無恐懼,再無失意,再無掛礙,再無痛苦,再無悲哀;有的是安樂,有的是自在,更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