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三十七道品簡表
佛陀從四諦的道諦中,開示出三十七種修習基本聖道的法門,叫做三十七道品,亦稱三十七菩提分法。   
 
 
一、四念處 
┌A、身念處—觀身不淨
├B、受念處—觀受是苦

├C、心念處—觀心無常
└D、法念處—觀法無我 


├重修智慧

┘       
 
 
二、四正勤 
┌A、已生惡令斷滅
├B、未生惡令不生

├C、未生善令生起
└D、已生善令增長 


├重修精進

┘       
 
 
三、四神足(四如意足) 
┌A、欲神足
├B、勤神足

├C、心神足
└D、觀神足 


├重修禪定

┘       
 
 
四、五根 
┌A、信根
├B、進根
┼C、念根
├D、定根
└E、慧根 


┼此五慧根能生聖道

┘       
 
 
五、五力 
┌A、信力
├B、進力
┼C、念力
├D、定力
└E、慧力 


┼此五慧力能入聖道

┘       
 
 
 
六、七菩提分
  (七覺支)
   
┌A、擇法菩提分
├B、精進菩提分
├C、喜  菩提分
┼D、輕安菩提分
├E、念  菩提分
├F、定 菩提分
└G、行舍菩提分 



┼由凡夫從迷而入悟,由未覺而成覺, 
┤修此七覺支。

┘       
 
 
 
 
七、八正道 
┌正見—見四諦理,正確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走向正道。
├正思惟—思四諦理,斷滅惡的欲念,生起正當的欲念。
├正語—常攝口善業戒,說出和善真誠的言語。
├正業—常攝身善業戒,努力做自己正當的行業。

├正命—以正業維持生命,不做不道德的職業,來玷污聖潔的生命。
├正精進—一心專精,不間斷地向善的方面去努力。(又名正勤)
├正念—憶念正道,精進正業,不使思想行為有錯誤
└正定—身心清淨,入無漏定。   
【註】
1、四念處的四種觀法都是以智慧為體,以慧觀的力量,把心念常住於道法中,使之正而不邪。
2、四正勤即是精進勤勞,修習四種道法,以策勵身口意,斷惡生善,最為殊勝,亦稱四正勝。此時智慧力已增多,但禪定力較薄弱。
3、四神足即是用四種定力攝心,使定慧均等,神力充沛,所願皆得。欲神足是希慕欲樂,勤神足是精進無間,心神足是一心正念。觀神足是心不馳散。
4、五根五力,依程度深淺立名,如信根增長,破諸邪信,得名信力,故五根為生聖道的根本,五力為增長聖道的主力。佛經說:「能生善法,故名為根。能破惡法,故名為力。」
5、五根:(1)信根,於諸法諦理,信忍樂欲。(2)進根,信諸善法理,倍策精進。(3)念根,追念正道,不忘正法。(4)定根,攝心正道,相應不散。(5)慧根,以觀照慧,抉擇分明,思惟真理。
6、五力:(1)信力,信根增上,故能破疑障。(2)進力,進根增上,故能破懈怠。(3)念力,念根增上,故能破昏忘。(4)定力,定根增上,故能破散亂。(5)慧力,慧根增上,故能破愚昧。又五根五力以信為始,慧為終,顯示信心是以智慧為主。
7、七菩提分說明如下:
(1)擇法菩提分—以智慧擇法之真偽。
(2)精進菩提分—以勇猛心,力行正法。
(3)喜菩提分—心得善法,而生歡喜。
(4)輕安菩提分—除去身心粗重煩惱,而得輕安。
(5)念菩提分—明記定慧,使其均等。
(6)定菩提分—心唯一境,而不散亂。
(7)行捨菩提分—捨諸謬妄,更行進益。
8、七菩提分又名七覺支,在三十七道品中獨得覺名,正因前修四念處至五根五力時未覺,後修八正道時已覺,唯中間修此七覺分法,是由迷而悟,由未覺而覺,故獨得覺名。
9、八正道以正見為首,即以正見為最重要,因為有了正見,對於事理才會有正確的認識,就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