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見地與修道:精簡而全面的佛教通論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著
2016-5-19 20:25:57
當你如同往常地冒出某種想法時,你是否知道這樣的想法從哪裡來?或者,你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而不是另外一種想法呢?你知道自己的觀點以及這種觀點是怎樣產生的嗎?
最重要的是,你能確定這些的確是你自己的想法、你自己的觀點嗎?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非常重要,因為你的觀點決定了你怎麼看待事物,而你看待事物的方式正是 你所有概念、感覺與行動的基礎。由於你的生命完全是由自己的概念、思考、感受、行動所組成的,所以任何決定你的觀點和看法的事物,對於你的生命也一定有極 大的控制。
你是用不偏頗的眼光純淨地觀看事物的本來面目呢?還是受了老師、朋友、敵人、書籍、報紙、廣告、電視、音樂、宗教、文化等等無數的影響,而戴上了有色的眼鏡來看待生命?
可能你認為自己並不是個容易被操縱的人,也認為自己的判斷不會受外力左右,但是,你又是怎樣知道這點的呢?我們可能一直都受著影響卻毫不知情。通常當我們 被影響時,自己完全不知道,因為我們想像自己是和所生活的環境互相分離的,所以各種影響力很容易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溜了進來。
你的心一直毫無選擇地吸收各種影響力,在你毫不知情的狀況下,這些內在化的影響力成了你的想法、感覺和信仰。它們成為你的一部分,塑造了你對於自己和真理的看法,你甚至認不出它們是外力所造成的,反而以為自己是個獨立的人,完全地忠於自己。
想一想,為什麼你喜歡某些人而不喜歡其他人?你的政治見解從哪裡來?你為什麼會被某種男子或女子所吸引?你怎麼樣取捨孰是孰非?你為什麼覺得自己必須擁有 某種汽車或住在某個地方才行?你對於成功、失敗的看法從哪裡來……?如果你對自己完全誠實,就會知道,幾乎沒有一種“你的”想法和感受真正是你自己的,它 們大部分都是那些你無法控制的影響力的結果。
就算我們接受你完全不受外物的影響,但是你仍然從“自我”的觀點來判斷、觀察及體驗世界,你可能會想:“那有什麼不對?自我難道不是我自己嗎?也就是那個 會哀傷、高興、驕傲、沮喪、振奮、進步、喪氣、傷心、被人讚美的自己嗎?自我永遠和自己在一起。自我就是我,很明顯地,它並不是由學校、父母、社會或其他 外在的地方而來的。從自我觀點而來的體驗,是我唯一的體驗,因此它一定是真實的,哪來什麼問題呢?”
現在,先暫時不 管自我是不是你所受影響的總和,也許你應該考慮,從自我觀點所體驗到的生命究竟有多真實、有什麼價值。自我永遠覺得它的判斷、觀察和體驗都很重要,因此對 每件事都小題大作,無法放鬆地隨事情自然發展;而只有當自我經歷了許多困難後,才不會再小題大作。例如,自我可能決定,如果它表現得很冷靜、不生氣,別人 就會很佩服它;為了這樣,它可能去尋找一些狀況,讓別人要求它幫忙,打擾它、侵犯它的領域,這些都是它認為很嚴重的事,目的就是要讓自我有機會說:“沒問 題,這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除非有件大事無法讓它假裝成小事,它才不會這樣說!這種情形並非是道德或倫理上的對錯與好壞,經過仔細觀察,我們就會發現, 大部分的問題都起自於從自我的觀點來看待每一件事,再把這些根本沒有實質的事物小題大作所造成的。
自我的基本性質就是對於它自己的一種堅固和持續的感覺,還加上了一種持續的不安全感。對於不安全感的立即反應就是期待和恐懼,而自我的期待和恐懼是沒有窮 盡的、難以滿足的、困惑的、有系統的、紊亂的、有次序的、邏輯的、瘋狂的、理性的(在一大群不合理之中)、狡猾的、感性的,以及鬼鬼祟祟的。
自我幾乎能夠將任何事物都轉為己用,並用一切方法為自己辯護,甚至應該摧毀自我的老師和教法也被利用了——自我被自己充滿了,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