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時熱殺你
彼岸周這個宗教性習慣,在日本是從何時開始的呢?曆史上並不明確。但是,據傳聖德太子在春分、秋分當天傍晚太陽西沉時,從四天王寺門樓上向西方禮佛。這個彼岸周的中日,古來有“寒暑不過彼岸”的說法,是一年中不熱不冷,而且晝夜時間完全相同,太陽從正東升起落在正西的日子。這一天向日落的方向合掌禮拜,即可以正對著西方極樂淨土禮拜。
相對於彼岸的是此岸,即我們現實每天生活所在的這個世界。這裏有痛苦,有苦惱,有爭鬥,有生有死,有勝有負,有喜歡的人,有討厭的人,現實實在複雜。那么彼岸如何呢?既沒有喜歡也沒有討厭,沒有善亦沒有惡,沒有勝也沒有負,沒有生也沒有死,一切超越現實的世界,佛教稱之為“彼岸”。
從前,中國的唐代有個叫洞山的名僧,名良價,是曹洞宗的開山之祖。一次一僧問:“寒暑到來,如何回避?”洞山和尚答曰:“何不向無寒暑處去--你找個不冷不熱的去處,不就行了嗎?”這個不熱不冷的地方,就是彼岸。僧追問:“如何是無寒暑處 --不冷不熱的去處在哪裏?”於是,洞山答道:“寒時寒殺闍黎,熱時熱殺闍黎”。這是有名的問答。
熱時說“熱!”,熱殺你,冷時說“冷!”,凍殺你,說法相當不客氣。熱時忘記自己適應熱,冷時忘記自己適應冷,那就是不暑不寒之處吧。
彼岸是不暑不寒之地,沒有善惡,沒有喜厭,沒有勝負,沒有生死的對方,這樣的世界在哪裏呢?實際是必須在現實的此岸去發現。
除去了此岸,哪裏也沒有彼岸。用似是而非的空想和觀念,我們不能得到滿足。要在現實的、身在痛苦中發現沒有痛苦的世界,身在生死中超越生死,身處寒暑中克服寒暑,那裏一定有佛教的彼岸。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