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源老法師紀念文集 白聖老法師等著述
2011-1-22 11:29:53
白聖老法師等著述
道源老法師紀念集編輯委員會編輯
上道下源老和尚行狀
維傳淨土宗海會寺開山上道下源老和尚,以世緣圓滿,於國曆四月十六日即夏曆三月一日下午七時許,安詳捨報,示寂於基隆八堵正道山海會寺。噩訊傳出,教界震動,傷耆德之西逝也。各方長老法師、護法居士、四眾弟子人等,聞訊雲集於海會堂上,或為伸弔唁之忱,或為訴哀慟之情,而大眾同音稱念佛號之聲,盈於山谷,日夜無間,響徹霄漢,悲愴情懷化為懇切祈願之誠,尤所罕見!蓋由於源公長老生平之德化所感乃爾也,爰簡述長老出家以來生平行誼之事略,用誌追思云爾。
源公長老,法名能信,又名騰欽,別號中輪,生平以道源之字行,光緒廿六年十月初五日誕生於河南省商水縣周口鎮,俗姓王,父諱德馨,母陶氏,長老生而資稟穎慧,幼即入塾讀書。不幸年方九歲,即生母去世,二十歲時,相依為命之胞姊及嬸母亦先後亡故,因之頓感人生無常,油然萌出世志,蓋以慧根宿具,遂投本鎮之普靜堂,禮隆品上人為師而披剃出家焉。民國十二年,赴漢陽歸元寺依覺清律師,圓受具戒,從此之後,邁向參學佛法之大道,精進無間,敦勵志行,歷七十載如一日,以上弘下化為職志,紹隆聖教為素衷,蓋亦大權菩薩乘願再來,為度眾生而示現者乎!
長老為河南人,故於早歲參學、弘法之機宜,亦多在北方,曾參學於常熟虞山興福寺之慈舟大師,蘇州靈岩山寺印光大師,故於二老所弘之律、淨二門,聆益熏修者獨深厚,於平生之自行與化他,亦以此為素志而不踰也。雖然三十歲時曾至武昌佛學院,親近當時領導革新運動之佛教泰斗 太虛大師,然不久即離院,而逕往洪山寶通寺閉關潛修,蓋因機教所異,抑志趣使然耶?
自三十四歲以後,為長老踏向教學弘法歷程時段。先應開封鐵塔寺淨嚴長老之聘任為佛學院教師;民國二十五年,受慈舟長老教命,南下福州代理法海寺之法界學苑教務,四十一歲以還,歷任北平宏慈佛學院、八敬學院,及廣化寺佛學院等主座講席,長老曾於三十九歲時受聘任河北上方山兜率寺住持,即倡導舉辦僧眾結夏安居,講解律儀;並從此後,約十年間,曾六次任戒壇教授,每次必主講三壇戒本,倡弘律制,開千百年來提倡敷演毗尼之弘範,長老在教學弘法之餘,為仰慕佛教聖蹟,嘗朝禮四大名山之三——觀音菩薩靈場之普陀山、地藏菩薩靈場之九華山、及文殊菩薩靈場之五臺山,所過或隨緣應請講律、弘法,廣結善緣。且自早歲,即曾輔佐慈舟長老在北平淨蓮寺開講華嚴大經,爾後即時常應請至各地敷講經律,我國佛教,自唐朝末葉武宗滅法之後,教運即衰頹不振,歷千餘年來,講經弘法者略無其人,偶或有之,傳統成習,不出『四部頭』而已!而源公長老雖師承傳統佛教,然生平不僅致力演揚經律,且所敷講經典,擴及大涅槃經、仁王護國經、華嚴經、淨土三經、梵網經、遺教三經,般若心經,及大乘起信論、淨土往生論等,多所闡揚,雖云十九為真常心系之經論,然以向為中國佛教傳統所重者,長老傾注心力發而宜講弘揚之,蓋亦難能希有之事,故每有敷講,必座無虛席,概見法緣之勝也。
民國三十八年,神州變色,先於是年三月,江南局勢已趨混亂,源公長老,因得摯友同參白聖長老之勸,遂結束大陸之弘化事業,聯袂瓢然來臺,初駐錫於臺北十普寺,嗣於基隆寶明寺講經之緣,得修果、紹願師徒之助,於民國四十年四月,即開山創建海會寺於八堵橋頭之正道山,自爾以還,長老之弘法活動,展開了新頁,其足跡遍及於全省各地,或應請敷講經律,或主持傳戒,或出長教會,或開辦學院作育僧才,弘法宣化之勤,為法為人之誠,不倦不厭,亦不知老之垂暮矣。古德有云為『大法忘身』、為『聖教亡軀』之者,源公長老實當之無愧也,雖云扼於時局形勢,然以盛德所被,能不侷於臺灣海島,不僅頻應香港教界之請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