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因第三要
  一.發菩提心
  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五濁即淨土
  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學佛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發「菩提心」,修「菩薩行」;唯有如此,才能成就無上佛果。
  什麼是「菩提心」呢?菩提就是「覺道」,覺悟人間的苦難,發心求取正覺成就佛道,普度眾生離苦得樂。然而發了「菩提心」之後,想要達到成佛的目標,一定要修「菩薩行」——精進持淨戒,慈悲度眾生;這是成就佛果唯一的途徑。
  佛陀教育我們,希望我們能夠發菩薩心,菩薩的心懷就是《法華經》中「法師品」的偈言:「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處此為說法。」
  佛陀平等說法,普施一切眾生,而因為眾生根機不同,接受的心得不同,所以佛陀必須苦口婆心地教化再教化。但是不論何種根機的人,都一定會感受到佛陀的心懷,那就是——「慈悲」。
  《法華經》中佛陀教育我們——普天之下需要佛法流傳,佛法由誰來流傳呢?法師。何謂「法師」?就是擁有與佛同樣的志向,行如來之行,與佛同樣捨俗出家,擔起如來家業的「出家僧眾」。
  法師必須能夠將佛陀的教法完全吸收、內化,成為自己的精神、心懷;吸收佛陀的精神,體驗佛陀的心懷,然後再以身作則、教化眾生,這樣才堪稱「法師」。一位法師必定是經過佛法的洗煉,洗得心清淨,練得志堅強,而且具足外柔內剛的氣息。
  心存大慈大悲接引眾生
  在「法師品」有言:「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這是一個比喻——將我們的心比喻成「室」。如古人用「宅心仁厚」來形容很有愛心的人;「慧根仁宅」則是說一個人既有智慧又有慈悲心。
  佛陀曾把三界譬喻成一個火宅,將宇宙比喻成一間大房子。人間就像一個大宅,若要大宅內充滿溫暖的氣氛,則必須我們的內心——「心宅」時時刻刻抱持佛陀的教育與精神。所以佛陀教導弟子,若要引導眾生,首要條件必須自己先有這分大慈悲心,以開闊的慈悲心包容一切眾生,此即「大慈悲為室」,也是佛陀明白的教誨。在教化別人之前,自己要先以「大慈悲為室」。
  「慈」是指「無緣大慈」,俗語說:「天下慈母心」,媽媽疼愛孩子的心,與佛陀愛普天下眾生如己子的心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凡夫愛的範圍很狹隘,只限於愛自己的孩子——孩子快樂母親就快樂,孩子成功母親就覺得光榮;而佛陀則是以慈母一樣的心,去愛普天之下的眾生,視普天下眾生如己子,普天下的眾生安樂佛陀就安樂,所以稱為「無緣大慈」。
  「悲」是指「同體大悲」,意即佛菩薩對眾生的苦,感同身受!就如一般世俗現象,社會大眾攜家帶眷到動物園去,以欣賞關在籠裡的動物為樂事。但佛陀則不然,當佛陀看到動物被囚時,是滿懷的悲心啊!因為若拿人類的生活與動物的生活相比較,看到牠們被囚禁籠內不得自由之苦,還怎麼忍心視牠們的苦為我們的樂呢?佛陀與凡夫不同的心境就在於此。
  眾生的苦就是佛陀的苦,看到那些動物時,佛陀悲憫牠們的不得解脫,悲憫牠們的愚癡,無法領悟佛法的境界。也因此,佛陀曾明示:「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今天我們能夠投生人間,就應該趕緊把握機緣、時間聽聞佛法。
  以「柔和忍辱」為衣
  「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是佛陀提醒我們要好好看清天下萬事,啟發本具慈悲心,堅定行菩薩道的意志,以便施教眾生。而想要施教眾生,必定要先具備一分讓眾生喜於親近的形態。眾生喜歡親近什麼樣的人呢?柔和有禮的人。一個人外表讓人感觸最直接的就是聲與色。聲,就是言語;人們講話的語調有柔和,也有粗獷。同樣一句話,若聲調過高,人家聽了就會不順耳;若說得柔一些、軟一些,聽起來,就會令人覺得入耳又入心,所以聲音要柔和。
  除了聲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