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修十善業
  三皈五戒是學佛根基
  十善是為人的根本
  三皈五戒是學佛根基
  珍惜得以聽聞佛法的福緣
  世間的苦難災厄,總是訴說不盡啊!透過傳播媒體,我們知道——有的國家經年戰亂,人命如草芥;有的國家旱潦連年,饑饉困頓;或是突遭災變,人民生命、財產毀於片刻之間。相較之下,台灣地區可說是豐衣足食、物質不缺。
  所以,希望大家在愛護尊重一切生命同時,也能夠知福、惜福—— 珍惜生於富足國度並得以聽聞佛法的福緣,趕緊發菩提心、修菩薩行,直往成佛目標邁進,令過去所種的福因開花結果,綿延不盡。
  人生多苦,眾生皆受業力牽引,迷茫流轉。我們既發菩提心,就要及時依照佛陀教理了徹人生之苦,拋開慾念、貪愛、瞋恨、疑惑、愚癡等等使覺性迷亂的因素,力行菩薩道,堪忍世間的苦難及折磨,為眾生付出,藉人與事的磨練來洗煉心地。
  修菩薩行,須先「皈依三寶」——佛、法、僧;次持「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漸修「十種善法」——身三善法、口四善法、意三善法;圓滿「三聚淨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
  首先,談談皈依三寶與持守五戒的意義。
  一心皈依佛、法、僧
  要做一個真正的佛弟子,必須精勤持戒,而持戒之前須先皈依三寶——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的「皈」字是兩個字組合而成,一字是反,一字是白。「反」是「返」的古字,兩者意義相通;「白」代表清淨、光明、善良。「依」是依靠的意思。所以「皈依」就是捨棄過去不正確的觀念和不正當的行為,一心依靠佛、法、僧,誠懇勤勉地修習善法,回歸人人本具的清淨佛性。
  為什麼每位佛弟子都應該皈依佛、法、僧呢?因為——我們的教主釋迦牟尼佛,是了徹宇宙究竟真理的大覺者,他所宣說的教法,能作為我們身心的依靠;我們只要依照佛陀的教導來修練心性,遵循佛陀所定的戒規,就能啟發本具的佛性,具足大慈悲與大智慧。所以,佛陀是我們身心所皈依的人。
  雖然佛陀已經離開人間兩千多年,但是他所開示的教法仍然留傳於人間;只要我們衷心信受,就等於佛陀親自教導我們。這就是皈依法。
  佛陀的教法精深,一般在家學佛者為了生活忙忙碌碌,無法全心全意修學佛法,所以必須依靠專門研究佛陀教理,而且過著嚴格修行生活的僧伽來引導;更何況僧伽是佛陀法脈承續者,擔負弘揚佛法、普度眾生的使命,所以應該要皈依僧。
  能受三皈依,才是真正發菩提心、修菩薩行的正信佛弟子;之後,必須進而持守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飲酒、不妄語,也就是儒家的「五常」——仁、義、禮、智、信;這是每位學佛者應守的戒規,也是做人最根本的原則。
  持戒不殺,不求仁而仁著
  在前面的篇章中,我們已將「慈心不殺」的因果剖析明白,知道「不殺」乃「五戒」之首要,「不殺生」即是「仁」。
  人皆怕死,難道其它的生靈不怕死?人知道痛苦、害怕痛苦,難道其他生靈不知痛、不怕痛?孟子曾說:「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不忍見眾生承受驚憂、恐怖、懼怕之苦及椎心刺骨之痛,就是「惻隱之心」,也就是「仁心」。若能在日常生活中時刻留心護惜生靈,就是仁者,不需求仁而自然得仁。
  持戒不盜,不忻義而義敷
  「不偷盜」即是「義」,如果能守好不偷盜戒,則不需刻意追求,義理自然顯現在言行舉止中。
  學佛的人應該看淡物質享受,專心修習佛法。平日生活能夠吃得飽、穿得暖、住得安穩就可以了,還有什麼可貪求的?何必為了名聞利養去做不義之事?學佛者若能調伏慾念,簡樸度日,並進而喜捨佈施,利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