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卷之三:恭塑地藏金身
  ◎超脫生死關
  
  【編案】相信許多人都有一段懵懂無知的過去,用玩世不恭的態度在遊戲人間,悟陽居士,即曾是其中一份子。從前他是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遊子,不懂什麼叫做佛法,更不知何為業障,只喜歡用拳頭論氣魄、拼英雄,在工作之餘,常與幾位同道好友四處遊樂至天明,妻子也無可奈何,他就這樣一直活在自己的任性中。但幸運是,在一次大死一番的意外事件中,他逢遇大徹大悟的因緣,重生的生命就像他的法名「悟陽」,棄暗投明,旭日再昇。
  
  民國八十年(一九九一),在巧妙因緣中,阿姨一再鼓勵我一同去花蓮天祥祥德寺朝山、受八關戒齋,當時我心想花蓮風景不錯,不如上山一遊。
  
  行腳至山上,映入眼簾的是一座正在修復中的寺院,與一群埋頭苦幹的女眾出家師父,由師姐介紹得知,祥德寺因受到颱風、地震影響,內外損失嚴重,目前正在整修中,惟地勢險峻,交通不便,所以大部份的工程均須藉助人力。當時,我從未見過如此艱辛的寺院,心想住持師父一定非常的辛苦!
  
  在八關戒齋法會中,我心中有很多疑問想向地皎恩師請法。當我心神不安地跪在恩師面前時,恩師對我指點迷津地說道:「囝仔!你有災難,要好好用功。」當下正逢人生失志的我,內心感到一股莫名,但已有所警惕。
  
  常聽人說福氣大的人才能躲過災難,我心裡便開始盤算,祥德寺的地藏菩薩將要開光,想必非常需要義工,所以二個月後,我毅然放下忙碌的裝璜工作,帶著工具,背著一條大繩子,從新城行腳,走了六、七個小時到祥德寺做義工。每天的工作雖然粗重,身心卻與以往迥然不同,覺得非常輕鬆,多年來的空虛和失落,好像也找到了一個寄託的方向。
  
  每天工作時,心裡不停地默念地藏菩薩聖號,自前山做到後山,由山上做到山下,一心只想為這座伽藍聖地盡一點力量,尤其每當看到即將完工的世界最高卅六尺地藏菩薩金身,彷彿就在鼓勵我說:「囝仔,你要好好用功,福慧雙修。」

圖/悟陽居士帶著工具,背著精繩,登上祥德寺,只為到地藏菩薩座下,修福修慧。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在祥德寺做義工快一個月了,地藏菩薩開光大典即將來臨。九月廿八日,也就是開光大典的前一天晚上,恩師特別為我正授五戒,並賜我法名「悟陽」,無知的我,卻不知自己的生命已危脆得像風中蠟燭。
  
  那段時間,恩師帶著一群出家弟子與義工居士在祥德寺進行籌備工作,忙進忙出中,一方面要關心颱風動向,另一方面又要罣礙命在旦夕的我,她眼見我即將現前的障礙必須具足大功德才能抵擋,幸好我把握因緣,提早發心來祥德寺修福修慧,她珍惜我有一絲微薄的善根,於是在開光大典的前一天晚上,特別為我正授五戒。
  
  當恩師向五戒條條皆犯過的我問道:「第一、不殺生;第二、不偷盜;第三、不邪淫;第四、不妄語;第五、不飲酒。五戒能全持否?」我內心頓時生起一陣徬徨,心想:「一輩子吃素,我做得到嗎?以我過去隨心所欲的習性,我能終生奉行五戒嗎?」我不自覺地用手摸著頭,很猶豫的說:「好像有困難,我怕做不到。」但地皎恩師卻神情儼然,拿起鎮尺往桌上一拍,對我說:「你已死劫臨頭,還猶豫什麼?你若能誠心奉持五戒,或許還能仗著五戒的功德,突破障礙,延長生命。趕快受五戒,不要再猶豫。」恩師懇切的態度,帶給我一股非常堅定的支持力量,督促著我在地藏菩薩座前肯定承諾:「五戒能全持!」感恩我佛慈悲,地皎恩師為我正授五戒的功德因緣,讓我在臨危之際,相應了地藏菩薩的悲心願力。
  
  隔日,地藏菩薩開光大典開始之前,由於地藏菩薩的彩帶尚未掛妥,心想我平時以裝璜為業,臨高攀爬是我的專長,而且連日來為了整理地藏菩薩,已經爬過好幾次,於是自信滿滿地自告奮勇。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