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得患失,百事不成
南懷瑾說:沒有謀國的思想,沒有忠貞的情操,只為個人的利益而計校,深怕自己的權力地位失去,於是不考慮一切,什么手段都用得出來,打擊同事、打擊好人、嫉妒賢才等等都來了。孔子在這裏就是說明私欲太大,沒有真正偉大的思想、偉大的人格和偉大的目標,只為個人利害而計較的為鄙夫。後世“患得患失”的成語,就是根據這裏來的。
經典回放
選自《論語·陽貨第十七》
【原文】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譯文】孔子說:那種沒智慧、沒修養的人,難道能同他共事嗎?當他沒有得到的時候,生怕得不到;當他得到以後,又害怕失去。假如害怕失去,就沒有什么事情做不出來了。
大師釋疑
【注釋】
鄙夫:據南大師解釋,是指“沒有學識的、很糟糕的這種人”。
患得之:擔心得不到。
患失之:擔心會失去。
無所不用其極:沒有什么事不敢用最壞的手段。
學儒一得:“勇氣使危險減半”
孔子把患得患失的人說得很可怕:無所不用其極。生活中確實有這種人,為了一己之私,什么卑鄙下流、凶狠殘暴的手段都用得出來。但這種人通常成不了氣候,即使僥幸做成大事,也不能持久,後果往往很悲慘。
但有一個人似乎例外,那就是《三國演義》裏的曹操。他誤殺呂伯奢的家人並虐殺呂伯奢本人後,竟然說:“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一個人為了一己得失,不惜與天下人為敵,可他卻做成了大事業,結局也不壞。這是什么原因呢?因為這是羅貫中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不是曆史的真邏輯。據《三國志》記載,曹操當時說的是:“寧可我負人,不可人負我。”這個“人”字,是“他”的意思,主要針對呂伯奢而言,打擊范圍小多了。何況,即使曹操真的有“寧負天下人”的想法,他也並沒有這樣做。相反,他還為老百姓做了很多興利除害的事,當他的馬踏麥田時,還“割發代首”以自罰,並沒有無視他人利益的舉動。當他誠心聘請彌衡時,彌衡竟脫掉褲子罵他,搞得他下不了台,明顯有負於他,他卻沒有因此殺掉彌衡。可見偶爾“人負我”,他也是能容忍的。
所以,曹操的例子,並不能說明患得患失而無所不用其極的人能有好結果。
但是,患得患失的人也並不都像孔子所說的那樣會無所不用其極。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些患得患失的毛病,絕大多數人不會采用不正當手段,這種毛病的直接傷害對象往往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為什么呢?這種毛病使我們該下決斷時遲疑不定,因而錯過機會;使我們做事時因緊張不安而出現不該有的失誤,遭致意外的失敗。
兵法說:“三軍之災,起於狐疑。”既擔心這個,又擔心那個,進攻怕敵人抄了後路,防守怕敵人斷了糧路,後退又怕中了埋伏,既想這樣,又想那樣,遲疑不定,即使能打贏的仗也會打成敗仗的。
在生活中也是這樣,很多事情之所以失敗,並不是能力不足、條件不夠、機遇不好,而是患得患失,以至心態失常、行動走樣,正常的能力發揮不出來。
有一個故事:夏朝的後羿,是天下聞名的神箭手——這個後羿不是神話中射掉九個太陽的人,而是一個諸侯國的國君。他有一身百步穿楊的好本領,無論立射、跪射、騎射,百發百中,從不失手。
夏王聽說他的名聲後,想一睹神技,就把他召來,命人在禦花園立起一個獸皮箭靶,靶心約一寸見方,然後說:“請先生展示一下精湛的本領。為了使這次表演不至於因為沒有彩頭而沉悶乏味,我來給你定個賞罰規則:如果射中,我就賞賜給你黃金萬兩;如果射不中,就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