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二、正聞法四 丑一、標
又正聞法,略有四種。
另外,「正聞法」簡略地說,也有四種相貌。
丑二、列
一、遠離憍傲。二、遠離輕懱。三、遠離怯弱。四、遠離散亂。
一、「遠離憍傲」,聽法的時候不要有憍傲心,感覺自己的程度很高。二、「遠離輕懱」,不應該輕慢說法的人。三、「遠離怯弱」,不輕慢自己,以為自己程度太低聽不懂,而生怯弱心。四、「遠離散亂」,聽聞正法的時候要專注諦聽,心不要散亂,不要打妄想。
丑三、結
遠離如是四種過失而聽法者,名正聞法。
能夠遠離以上四種過失而聽聞佛法,就名為「正聞法」。
丑四、指
當知廣說有十六種。亦如〈菩薩地〉中當說。
若詳盡地解釋正聞法,則有十六種。這也將在〈菩薩地〉中解說。
《披 尋記》:又正聞法略有四種等者,〈菩薩地〉說,菩薩無雜染心聽聞正法。謂聽法時其心遠離貢高雜染,其心遠離輕慢雜染,其心遠離怯弱雜染。又說:無散亂心聽 聞正法。是即此中略有四種應知。無雜染心聽聞正法中,由六種相其心遠離貢高雜染;由四種相其心遠離輕慢雜染;由一種相其心遠離怯弱雜染。無散亂心聽聞正法 中,復由五相。如是廣說有十六種。一一相別,如彼列釋應知。
菩薩以無雜染心聽聞正法,有三種: 一、其心遠離貢高的雜染,此中又開出六種相。二、其心遠離輕慢的雜染,此中開出四種相。三、其心遠離怯弱的雜染,此中開出一種相。再加上無散亂心聽聞正 法,此中開出五種相。如此,正聞法的相貌略說則有此四種,廣說就是十六種相。這十六種的差別相,在本論的〈菩薩地〉將有解釋。
辛二、涅槃為上首三 壬一、徵
云何涅槃為上首?
什麼是涅槃為上首呢?
壬二、釋二 癸一、辨聽法二 子一、略標
謂如來弟子依生圓滿轉時,如先所說相而聽聞正法,唯以涅槃而為上首。唯求涅槃、唯緣涅槃而聽聞法。不為引他令信於己,不為利養恭敬稱譽。
「謂如來弟子」,即佛陀的弟子,也就是一切三寶弟子。「依生圓滿轉時」,「依」是「隨順」的意思。這個佛弟子,如前生圓滿所說的十種條件都具足現前了。
「如先所說相而聽聞正法」,「如」也是隨順的意思,又能如前文所說聽聞正法的相貌,去學習佛法。
「唯以涅槃而為上首」,以涅槃為最重要、最殊勝、最第一的,故名為「上首」。聽聞正法的目的是什麼?是希望成就一切聖人所成就的最第一、最殊勝的涅槃,以此樂得涅槃的意願而學習佛法。
「唯求涅槃、唯緣涅槃而聽聞法」,「唯求涅槃」是果,即是滅諦;「唯緣涅槃」,「緣」者念也,憶念涅槃,就是修四念處、修三十七道品等道諦,即是得涅槃之因。為了得涅槃而聽聞佛法,受持淨戒,之後還要學習定、慧,由修涅槃因而得涅槃果,這就叫做「唯以涅槃而為上首」。
一切在家出家佛弟子都應該深刻體認,這是學習佛法最重要的事!當然,必須經過一段時期的學習,才能達到這樣的認識。若是比丘、比丘尼能有這樣的思想,一定能得聖道!
「不 為引他令信於己」,佛弟子聽聞正法的目的,不是為了引導他人相信自己。若學習佛法是為了做大法師,希望「引他令信於己」,這是我、我所心,是增長煩惱了。 「不為利養恭敬稱譽」,他也不是為了名聞利養、希求財富,或是為了求得他人的恭敬和稱譽。因為,這些事情與貪瞋癡相應,是不能得聖道的。
《披尋記》:如先所說相而聽聞正法者,前說聞法略有四種,廣有十六,是名先所說相應知。
子二、廣釋二 丑一、標十法轉
又緣涅槃而聽法者,有十法轉,涅槃為首。
又一切佛教徒緣念涅槃而聽聞佛法,會有十種功德次第現前,這十法都是緣念涅槃以為上首的。
謂依止有餘依涅槃界,及無餘依涅槃界。當知,依止有餘依涅槃界,有九法轉,涅槃為首;依止無餘依涅槃界,有一法轉,涅槃為首。
「有 餘依」的「依」,是指生命體說的。修學聖道的比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