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三、第三處觀察二 午一、釋二 未一、標
如是尸羅善圓滿已,應以五相精勤方便修諸善品。
「精勤」是不懈怠,「方便」是用功修行,此為得聖道的前方便。「修諸善品」,就是戒、定、慧。這位修行人能夠受持並安住禁戒,若有毀犯速能懺悔清淨,這是能圓滿地受持禁戒了。但是,還應該進一步以五相為方便,精勤修一切的善法。
未二、列
謂時時間諮受、讀誦、論量、決擇,勤修善品,如是乃應受他信施。
第 一、「諮」是請問,「讀」是展讀,「誦」是默誦,諮受其義,讀誦其文。「論量」是討論研究,「決擇」是觀察思惟。因為學習佛法不是自己就能懂,因此先要時 時向人請問法義、接受教誨,時時讀誦文句、研究討論,時時觀察思惟其中的道理,並且採取行動修習止觀。若肯這樣學習,當一些對於佛法有信心的人,願意布施 衣食住所需給你時,你才有資格接受。
又樂遠離,以正方便修諸作意。
第二、要能歡喜遠離憒鬧,到寂靜處正式採取行動修習止觀,也就是修習七種作意,此名為「正方便」。
又復晝夜於退分、勝分二法,知斷、修習。
第 三、修行人於白天三分、夜晚三分中的初夜、後夜二分,都要精進地用功修行。對於修學戒定慧的功德是「退」、是「勝」,應該要很清楚,並且要「知斷修習」。 若是用功修行沒多久就不繼續精進,使令道業退步了,應該知道要迅速「斷」除此「退」法,令心精進。若是能夠勇猛地排除一切修學困難向前進,使令道業增長殊 「勝」了,則應該繼續「修習」,令不退轉。
又於生死見大過失。
第四、對於因煩惱造業而在六道中輪迴生死,要知道其中有很大的過患。一般人的看法,認為生在三惡道或是做人貧苦都是不好,但相信榮華富貴還是可愛的。現在說「生死見大過失」,就是能對於榮華富貴也見大過失。
又於涅槃見勝功德。
第五、思惟涅槃是不生不滅、永久安樂、沒有生死苦惱的境界,又能引發廣大神通慧、廣度眾生等殊勝功德。
午二、結
由此五相,是名第三處觀察。
由這五種相,就名為修行人於第三處「自誓受精勤無間修習善法」,所修習的五種相應善巧觀察。
《披 尋記》:應以五相精勤方便修諸善品等者,此中五相,如文可知。又此善品,謂定資糧。如戒律儀、根律儀、於食知量、初夜後夜悎寤瑜伽、正知而住,乃至沙門莊 嚴,皆資糧攝。言諮受、讀誦、論量、決擇者,謂於正法。言樂遠離者,謂於處所圓滿、威儀圓滿、若身遠離、若心遠離,總攝為一,名樂遠離。義如〈聲聞地〉說 (陵本三十卷六頁)。言修諸作意者,謂定地攝了相等七作意應知。言退分勝分者,謂諸善品暫得還失,是名退分;後後勝進,是名勝分。於退分法,應知應斷;於 勝分法,應正修習。
「勤修善品」,是指定的資糧說的。能親近善知識,請求教誡教授修定的法門,就是定的資糧。但是定資糧不止於此,還有:
「戒律儀」,如果受了戒卻不守護戒律,就沒有定資糧。不要誤會以為受了戒之後,因為犯戒而沒有定資糧,那就不願意受戒;要知道若不受戒,而做種種放逸的事情,也是沒有定資糧。
「根 律儀」,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不取相、也不取隨好。不取相,是守護前五識不要執取外面的五塵。但是,通常前五識了別境界只有一剎 那,它沒有隨念、計度分別,也不生貪瞋癡。不取隨好,是守護第六識不要隨順前五識剎那所取的相,去執取是好、是不好,不生貪瞋癡,這就是守護根律儀。
「於食知量」,是對於受用的飲食,要知道合適的數量,不要吃很多,也不要太少。一般而言,食量能夠減少一點,靜坐比較容易相應。
「初夜、後夜悎寤瑜伽」,白天自然是要經行宴坐,修學止觀。中夜可以休息,但是夜間的初夜、後夜中,仍然應該要「悎寤」,也就是要覺醒自己,精勤修止觀。
「正知而住」,於一切時要住於正念。若不小心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