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正示十章自分十 (一)具足五緣分五 初持戒清淨
具緣第一
初持戒清淨分二 初總明持戒之要
夫發心起行,欲修止觀者,要先外具五緣:第一持戒清淨。如經中說,依因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是故比丘應持戒清淨。
止觀分十大章,此為十章之第一章,名為具緣。欲修止觀,必須具足五緣,方能進修。第一持戒清淨,第二衣食具足,第三閒居靜處,第四息諸緣務,第五近善知識。夫者,發端之辭。凡欲發心修止觀做工夫者,要先外具五緣,然後進修,方克有效。比如造屋,必須先將基礎堅固,然後或一層二層七層九層乃至多層,皆可隨意起造。如經中說,依因此戒,得生禪定智慧。若持戒不清淨,禪定無由發生。所謂戒淨,則定生,定生則慧發,因戒生定,因定發慧。經云:「尸羅不清淨,三昧不現前,無礙清淨慧,皆從禪定生。」當慧光朗現時,即能滅一切諸苦。所有三苦八苦無量諸苦,皆仗此智慧之功而滅除之,故云及滅苦智慧。楞嚴經中所注重四種清淨明誨,即戒是也。若不持戒,縱有多智禪定,悉是魔道之業,終為魔王,如蒸沙焉能成飯,蓋沙非飯本,是故比丘,應持戒清淨。說此止觀,乃為四眾而說,雖與比丘眾言,其餘三眾亦在內,每一法會之中,具有四眾弟子,言一即具三,且比丘為四眾之首,故誥比丘,即該餘眾也。
次別明三品持戒之相分三 初上品持戒
然有三種行人持戒不同:一者若人未作佛弟子時,不造五逆,後遇良師,教受三皈五戒,為佛弟子。若得出家,受沙彌十戒,次受具足戒,作比丘、比丘尼。從受戒來,清淨護持,無所毀犯,是名上品持戒人也。當知是人修行止觀,必證佛法,猶如淨衣,易受染色。
初二句總標。然,轉語之辭。持戒有上中下三品持戒之不同。第一者,指上品持戒人,若修行之人,未曾發心學佛之先,未作佛弟子之時,即能循規蹈矩,不造五逆之罪。五逆者,謂弒父、弒母、弒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造此五種,則傷法身,失慧命,逆涅槃海,順生死流,墮泥犁,受劇報。今此行人,能不造五逆,則為世間之良人,不僅如此,後又遇良師善知識,教其受三皈,皈依佛法僧三寶,復進受五戒,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酒之五戒,彼受皈戒後,能清淨受持無犯,後為佛弟子。出家作沙彌,受沙彌十戒,十戒者,初五戒即前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酒之五戒。不過淫戒一條,有邪淫、正淫之少分差別。前言五戒,乃為在家俗人,但能不邪淫可耳。今出家沙彌之十戒中,明淫戒,不但不能邪淫,即正淫亦須絕對戒止。於此五戒外,更加不坐高廣大床,不著華鬘衣,不往觀聽歌舞,不非時食,不捉持金銀財物,故名十戒。佛制繩床,不得高過如來八指,過此則犯;修行人,不得縱恣幻軀,坐臥漆彩彫刻之繩床。花鬘者,即貫華作華鬘,以嚴其首,繡花製縵衣,以飾其身;修行人則反斯,意在淡泊身心,看破一切,斷不能貪華香炫飾,致損福而招報也。不往觀聽:修行人,不能涉足於歌舞遊戲場中,因觀聽歌舞,能惑於聲色,易淪溺於欲染,失道念,造惡業,莫不由此而增進。不非時食:即非時之食,不准食,蓋諸天早食,佛則午食,畜生午後食,鬼神夜食,出家佛子,學佛之行,則不能同鬼之夜食也;然時丁末法,眾生業重,若過午不食,則身體力弱,難以支持,故古來祖師開方便門,日有三頓四餐,數數食者,當知此乃非食而食,當常生大慚愧,當作藥石想;若恣情永逸,妄貪饕餮,不但非佛弟子,且獲罪無量。不捉金銀財物:出家人,須安貧守道,不可妄貪營求,增長貪心。如是十戒,為沙彌應受持者。次則進受比丘二百五十戒,謂淫、殺、盜、妄之四波羅夷,為根本重罪。梵語波羅夷,此云棄,又名不可懺,若犯此則棄於佛海之外,所謂大海雖大,不容死屍,佛海雖廣不容犯戒之人。次則十三僧伽婆尸沙,翻眾殘,如為他人所斫,頭殘而咽喉尚在,猶可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